不過,心之和心悅兩個也不可能說不好就是。
親眼看著媽媽順順利利地吃了一碗飯,半點兒都沒有惡習嘔吐的感覺之後,她們姐倆心裡的成就感正經大著呢!
就見心悅特驕傲地抬了抬下巴:“好咧!爸你就放心吧,為了我媽和小弟弟的身體健康,我和姐姐一定努力!”
不就是下廚麼?
小意思!
她和姐頭一把正經八經地下廚做一回飯,不就把手法堪比大廚的老爸給比到海角天邊去了?
相比於妹妹的自信爆棚,心之只看著媽媽面前那空碗滿滿感嘆:“果然,這孝心才是最好的增味劑麼?瞧瞧咱們姐倆這新手上路的,居然把老爸的高深廚藝給比下去了吔!也好,也好,甭管是啥原因,終究媽你能消消停停地吃上一頓飽飯了呀。
成,要是真就咱們姐倆的廚藝能叫媽你吃得高興。
那我們倆每天早起一會兒,中午讓爸把材料啥的預備好,等我們放學回來之後就開始做。
從今兒開始,就各種努力把菜譜當成課本鑽研,爭取早日讓媽吃上色香味俱全的菜!”
被比下去的連山嘴角微抽,不過現在天大地大,也沒有讓媳婦能好好吃上口順心飯大。
至於這飯是誰做的,其實並不重要。
有了倆閨女的幫忙,他還能更輕鬆些呢!
心裡千百遍如是自我安慰著,但還是有點小鬱悶。
明明自己的手藝簡直媲美大廚,分分鐘把倆閨女那黑暗料理比到海角天邊去。
咋就,咋就沒有那兩盤子明顯粗製濫造的菜更著媳婦得意呢?
唉!
口味啊,真是個毫無理性的東西。
半點叫人琢磨不透。
上輩子因為她先是偏心,後又瘋癲。
除了長歪那個被偏愛的,剩下五個小的真心是沒少受罪。
今生重來,對於孩子們,淑珍在疼愛之餘不免多了幾分彌補般的寵溺。
除了品行上的嚴格教導外,生活上,幾個孩子除了連恩比較自立外,其餘五個都可以說得上一句嬌慣的。
比方說鄉下人家,十六歲的大姑娘,一般家務都能拿得起來。縫縫補補、洗洗涮涮,做飯餵豬、養雞養鴨甚至下地幹活兒,那都得是一把好手了。
可她們家一個十六一個十四的倆大閨女,都是針線上出色些還是當初為了板她們的性子。
其餘家務,那真是一點也拿不起來,她也捨不得讓她們拿的。
現在聽心之和心悅倆要起早貪晌地給她做飯,淑珍就難免有些猶豫。
畢竟心之也已經高一、心悅都上初二了。學業也都正經繁重著,每天顧著學習都挺累的。
萬一再因為照顧她,再耽誤了學習可咋辦?
雖然說以現在她和連山的能力、資產,讓孩子們瀟瀟灑灑地當個富二代悠遊一生也是小小不然的事兒。
但在淑珍眼裡,完成學業、有個屬於自己的一技之長才是正途。
不管是大小,終歸是該有屬於自己的事業或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