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木材實在緊缺時,原住民也必然會想出其他辦法來攻城。據我所知,這片大陸上的鐵礦並不稀缺,牲畜也一樣充足,並且力量足夠大。
如果他們足夠聰明,會想出用牲畜將城門拉開的辦法,但如果讓他們沒了弓箭可以使用,那也是對我們來說非常好的一點。沒有了弓箭,他們只能選擇和我們緊身肉搏,這樣的話,他們肯定不是我們的對手。
所以當務之急,還是要進攻內陸,誰也不知道他們會不會建造城牆來進行防禦。對於這種放牧的生活方式,把居民全部圈在城牆裡就相當於斷了人的活路,牲畜吃不到足夠的地衣,會間接導致居民沒有足夠的食物。但另一方面,我們剛剛攻佔的地區之中就有原住民的聚落,他們就是聚集在一起生活的,並非遊牧,這一點讓我們百思不得解。
關於這個疑問,我準備找從那裡招募的新兵來問一問。
這關乎我們下一步的決策,所以我立即去往菊千代的訓練區域找來了一名新兵詢問。
“小子,最近的訓練,還吃得消嗎?”我問新兵。
那新兵舉起右手給我看,他的五根手指已經被弓弦勒出了血痕,但還未磨出繭子,整個右半邊身體也肉眼可見的比左半邊粗大了一些。
“不錯,跟著教頭好好練,到時候我會帶著你們掠奪來堆成小山的黃金。”我說。
那新兵雖然對黃金非常著迷,但從表情來看似乎並不渴望戰鬥。當然,我對此詫異的原因是因為我忘記了他們是原住民,而他們的神並不是一個好戰的神。
“國王,您突然找我,有什麼事嗎?”那新兵問。
“奧,來,咱們到屋裡,倒是兩碗酒,慢慢聊。”
牧民被聚集在一起,一是為了方便議事、方便管理,二是為了讓牧民更加輕鬆,不必經常進行遷徙。以聚落的形式生活,牧民們的牲畜經常會有一些孱弱的個體患上營養不良,雖如此,但滿足人們的日常食用需求卻足夠了,其最大的好處是不必經常大費周折地遷徙,而目的是為了方便議事。
聚集在一起生活的牧民,與遊牧者的生活方式也有很大區別。日常的放牧省去了,改為輪流放牧,直到牲畜將聚落附近的地面都啃得光禿禿,牧民們再跑到略遠的地方對地衣進行採集,帶回家曬乾儲存,滿足過冬的需求。
另外,所有聚落的居民需要出錢挖井,或者在一些位置較好的聚落,人們可以靠近河流生活,省去了挖井的錢。這樣,也就滿足了日常的用水需求。
同時,聚落內一些家中生了男孩的家庭,必須在男孩成年後參加每年的議事大會,透過隨機抽取的方式抽取幾名成年的男孩訓練成弓箭手,用於保護聚落的牲畜不受狼群的侵犯。他們視成為聚落的弓箭手為光榮,那是整個聚落的保護者,也會享有更多的福利。
那新兵將這些定居牧民的生活方式向我講得很透徹,我對於原住民的瞭解更深了一步。
“謝你了,小子。”我拍拍那新兵的肩膀說。
說完,我從懷裡掏出一枚金幣放到那新兵手上,“好好訓練。”
那新兵謝過我後,轉身走出屋門。
既然瞭解了定居牧民的生活方式,那麼現在我也可以下結論了,他們完全可以建造起城牆,建立他們自己的城市。這對我們來說增大了攻打的難度,戰爭也變得得不償失。看來我們需要儘快進入內陸地區作戰,趁著他們還未建立起城牆,就儘量多地佔領他們的地盤。
“咚咚咚”,突然門口傳來敲門聲,聽起來很是急促,似乎是件大事。
“國王,我發現了一些奇怪的事。”門口敲門的人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