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哈哈哈!吳兄,可真是好的壞的都讓你說了!”
一旁的小哥也向吳謙投來鄙夷的目光,說:
“我真的是……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米兒在一旁偷笑。
其實呢,合法食用牛肉的渠道也有。一太牢。天子之祭,用太牢,太牢——牛羊豬各一,用鼎煮熟,整頭上祭。祭祀完成,天子分祚,於宗族、大臣、諸侯,意為散福,分到肉的人,需要當天就與家人分而食之,按孔子說法祚不過宿。三牲雖然依朝代更迭略有調整,但牛的位置沒有動搖過。
普通人肯定不能享受太牢,所以只能向劉松這樣偷偷在家吃的牛肉解解饞了。
“走!”劉松大手一揮,“跟我去後院,廚子應該正在處理了,咱們邊做邊吃。”
“好嘞!”
幾人來到後院,看到幾個下人正在處理牛肉,而在旁邊,放著一口大鐵鍋。
劉松走到大鐵鍋旁邊,敲打著鐵鍋得意地對吳謙說:
“吳兄,看,這可是個好東西啊!”
米兒也驚訝地說:
“哇!這麼大的鐵鍋!”
吳謙對劉松豎起了大拇指,說:
“你這傢伙看起來挺清廉的,沒想到對吃這麼有研究!”
吳謙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這麼大的鐵鍋在宋朝可是個稀罕物。
遠在宋朝之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就掌握了冶鐵技術,但那時的冶鐵技術很落後,鐵產量非常少,物以稀為貴,以至於鐵比金、銀、銅的價格還貴。所以,普通老百姓不可能用得起鐵器,僅有少量鐵器在皇族和貴族之間使用。
早期的原始人,也就是距今7000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人們基本上沒有什麼炊具,常常茹毛飲血,生吃各種食物,無論是蔬菜還是肉食都是生吃,吃法跟動物沒有什麼區別。偶然間,人們嚐到了被野火燒死和烤熟的動物肉,覺得口味不錯,很好吃,就採取燒烤的方式來獲取熟食。從最初的用火直接燒烤,到後來發現透過加熱平滑的石板,可以用烙、焙的方式製作出熟食。再後來,人們發現“凹”形的石板不但可以烙、焙熟食物,還可以加入水進行煮和燜,同樣能做出熟食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們把釜從中間劈開,只留下一個半球形,名曰“鍋”,材質也逐漸從青銅變成了鐵質,不但可以快速受熱獲得高溫,快速做熟食物,更能讓做飯的人省去許多麻煩,方便操作。也是在這個時候,炒菜出現了,大大提高了食物的色香味。
到唐代時,鐵鍋普遍在王孫貴族之間流行,但普通人家用不起,只能望“鍋”興嘆。老百姓等待幾百年後,到北宋時期,鐵鍋終於走進了尋常百姓家,大大提高了人們的烹飪技術。
而像劉松後院裡這麼大的鐵鍋,這時還真是少見。
劉松笑笑說:
“人在世要是沒個愛好,那簡直是白來世間走一遭。我平常也不貪,一心一意為民,閒下來就琢磨點吃的,這也沒有什麼吧!更何況,我吃的也只是我自己的俸祿。”
吳謙心想這也說的對,劉松要真是個貪官,別說吃個牛肉偷偷的了,就算是山珍海味也有人來給他送。
喜歡大宋第一提刑官請大家收藏:()大宋第一提刑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