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知縣秉性率真,放心,我不會亂說的。”
劉大滿當即對吳謙豎起了大拇指,說:
“我就知道!吳提刑是個耿直人!實不相瞞,在下的這個知縣是花錢買的攝官轉正。你也知道,這窮鄉僻壤的地方,說是縣,其實就巴掌大地方,正經科舉出身的沒人願意來當職。我花大價錢,找親戚用了用關係,這才買了個知縣噹噹。所以,嘿嘿,這說官方話還有舞文弄墨,我可是不會。”
所謂攝官轉正者,是由於宋代某些地方生產力有限、條件惡劣,導致一方面本地人很難考上科舉,另一方面外地官員也不願意到這裡任基層職務。
為了應對這種狀況,宋廷便在當地挑選因特恩補授無品散官之人或者是落第士子出任“攝官”。攝官在當地工作三年後,可轉為正式官員。
令吳謙吃驚的是,就算你劉大滿是花錢鑽空子買的官,也沒必要對我說吧?你這不是把自己把柄往人手裡送嗎?
“咳咳,”吳謙問道:“劉知縣買官,不怕別人告你的狀嗎?”
“嗨!”劉大滿不屑地甩了甩頭,“說實話,我們這窮鄉僻壤和吳提刑你待過的大地方不一樣,在這裡按孔老爺子的那套道理是講不通的!這裡氏族觀念強,認頭不認官,認理不認法!”
“哦?怎麼說?”
“就比方說我吧,我劉家在這璧山縣是有頭有臉且輩分最高的氏族,所以我說話哪怕是罵也好、哄也好,他們都聽我的。這是要有威嚴。還有,別看我是買的官,但我做官不敢說造福一方,也絕對是賞罰分明,絕不擾民、絕不偏袒,所以百姓也信我的。這叫說話有分量。
這裡的老百姓不喜歡滿口仁義道德、愛民如子,實際上道貌岸然,天天搜刮民脂民膏的官員。所以全縣百姓都知道我劉大滿是買的知縣,但絕不會去告御狀說我的壞去。至於像吳提刑你這種外來官員,一是幾年見不了一個,二是和我沒有利益衝突,人家閒的蛋疼來舉報我?”
劉大滿話糙理不糙,在這種地方必須有宗族背景你才能讓百姓都聽你的。而且如果你敢對老百姓不講道理,強取豪奪,第二天就能看到一群人拎著鋤頭扁擔堵到縣衙門口了。
“哈哈哈哈!”吳謙被他這一番耿直的話逗樂了,“早聽說川人耿直,劉知縣真是個地地道道的川人啊。”
“哈哈,”劉大滿也笑著說:“讓吳提刑見笑了。不過剛才這牛家人為啥要對吳提刑動手?他們不讓你查案子?”
“他們欺負人!”米兒搶過話去,指著一旁還在摟著孩子抽泣的二孃,“他們一家人欺負這個帶孩子的弱女子,我們看不下去了去制止,他們就想對我們動手!”
劉大滿目光看向二孃,忽然他臉色一黑,衝著地上一直跪著不敢起來的牛家人罵道:
“格老子的,你牛家是不懂規矩還是當家的是三歲孩子?你家老三死了,二孃是他嫂子,怎麼給人家也穿了一身孝?”
吳謙這時也才想起來,大孝是晚輩給長輩穿的,他們讓二孃給老三穿一身孝,本身就是一種侮辱。
牛家人鴉雀無聲。
別看王婆子平時嗓門挺大,可真碰到劉大滿這種厲害人的時候,她登時就被嚇破了膽,一句話也不敢說了。
至於老二,他只看他孃的臉上行事,王婆子不說話,他也不說話。
還是跪在後面的一位女子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