騮馬新跨白玉鞍,戰罷沙場月色寒。城頭鐵鼓聲猶振,匣裡金刀血未乾!
烈陽國86年,春季。
在這個新年後,在這個春天,烈陽國迎來了一場決定生死命運得時刻。
北方金月國舉數萬大軍進犯,南方烈陽國和齊國邊境各自集結了數十萬得大軍,戰爭一觸即發。
“烈陽軍聚集10萬大軍聯合姜國對我們發起征戰,意在速戰速決。朝廷方面要我們徵西軍團獨自抵擋他們兩國,局勢對我們很是不利,諸位可有什麼良策破敵?”
夏威身為齊國徵西軍團得副都督,平常裡都是跟隨著馬巖征戰四方,很少有機會獨自統領十萬大軍機會。
這次奉馬巖之命駐守太昌郡也是臨危授命。雖然朝廷意在借刀殺人,想借此次對抗烈陽國和姜國得機會削弱徵西軍團。明知道這是計謀,但他們也無可奈何,不敢不遵從姜勝得命令;但說到底徵西軍團也是本方得老本,別人可以不顧你們得生死,但自己可得認真對待。
齊國傭兵80多萬,徵西軍團就有20萬人馬,其中除了蘇權這個齊國第二勇士之外,不乏還有其他能征善戰的猛士。
光夏威收下就有李氏父子四人,分別是老大李炎、老二李休、老三李剛,還有他們的父親李邵。
這四人在徵西軍團的威望很是高,雖然比不上蘇權,但各個也是身懷絕技,弓馬嫻熟。特別是老二李休,此人不僅武勇過人,而且還身懷謀略,稱的上是文武全才。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烈陽軍不來也就算了,若是他們敢來!我李剛定要讓他們嚐嚐我手中大刀的滋味!”
李剛,年齡24,武力91,謀略42,政治38,統帥68。特殊能力暫無。官職裨將軍。)
李剛身高九尺,長得很是魁梧,一杆大刀使的虎虎生風,脾氣火爆,是李氏父子四人當中武功是最高的,同樣也很自負。
在夏威詢問眾將之後,李剛則按耐不住,率先站了出來。魁梧的身材在帥帳之中很是矚目,一杆大刀明晃晃的握在手中,很是心高氣傲。
“三弟不可魯莽。”
面對李剛的火爆脾氣,老二李休就顯的成穩的多了,一把把剛站出去的李剛拉了回來,生怕他說出什麼魯莽的話語出來,引得在場眾人的不悅。
李休,年齡27,武力82,謀略87,政治73,統帥88,特殊能力暫無。官職中衛將軍。)
“李休將軍可有良策破敵?”
對於李氏父子排行老二的李休,夏威很是待見,嚐嚐比作自己的左膀右臂。在看到李休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不由得詢問道。
李休彷彿早就料到了一般,在聽到夏威的詢問後應聲而答:“啟稟都督,烈陽軍遠道而來意在速戰速決,敵我兩方兵力相差無幾,我軍只要固守不戰,待敵軍糧盡之後自然會退兵。”
能夠不戰而屈人之兵這是最好,既可以達到皇帝交代的任務,又可以儲存本方人馬的實力,這無意是最好的結果。
夏威頷首讚許:“勇武固然重要,但為將者要知上兵伐謀,下兵交戰的道理。這點李三將軍還要向李休多加學習學習才是啊。”
李三自然說的就是李剛,因為在家中排行老三,在軍中有一個綽號,別人都叫他李三將軍。當然了,這只是一些同級別或者比李剛官職高的人才敢這麼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