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封在龍椅上正襟危坐,面帶微笑,給人一種和藹可親的感覺,並沒有那種帝王的威壓。
“愛卿平身。”
烈封的目光轉向烈辰,不可思議的問道:“這二人當真是你府上的人?正可謂英雄出少年啊。”
烈辰得意洋洋,拱手道:“父皇謬讚,不是兒臣自誇,有此二人在,定可保我烈陽國重回當年烈藍國巔峰,甚至更上一層樓。”
“兒臣,懇請父皇封周瑜為平西將軍,封太史慈為驍騎將軍,隨兒臣西征烈雲國!”
“陛下不可!”
烈辰話音剛落,大殿之上,武官排列最首位的一員將軍上前一步,拱手道:“太子殿下言過其實了吧!國家大事豈容寄託在兩個不知名的人身上?此二人姓名先前我等誰也不曾知曉,其真才實學未曾可知!”
這人便是烈陽國當朝大將軍,北星寒,年紀四十有七,烈陽國開國大將軍北邊吉正是他的父親。其下共有五子,因常年與烈雲國不和,爆發了幾場戰爭,已損失三子。
烈封眉頭一皺,思量片刻,沉聲道:“大將軍所言也不無道理。”
烈辰急了,急忙吩咐腦海中的系統:“趕快幫我查一下這個北星寒的各項能力值!”
“系統查詢中……,北星寒,年齡43歲,武力83,謀略74,政治69,統帥85,特殊能力值無。”
不過如此,烈辰擔憂之色頓時全無,再次拱手道:“父皇!兒臣用性命擔保,周瑜乃當世良才,太史慈更是我國第一猛將,有此二人在定可使我國實力達到空前的地步。”
面對自己這個兒子,烈封也感覺很無奈,要說拒絕他吧,可他推薦的這兩個人氣質實在不凡,要提拔他們吧,又恐眾人不服。
就在烈封猶豫之際,北星寒卻絲毫沒有退讓之意,義正言辭的說道:“太子殿下!臣自幼從先父征戰沙場多年,對於領兵打仗之事雖不說是運籌帷幄,但也可以是精通一二。難道微臣還不如這兩個連戰場都沒有上過的豎子嗎?這未免也太令我等心寒了。”
烈辰也自知北星寒是為了烈陽國著想,可北星寒卻沒有自己的系統,自然無法探知周瑜和太史慈的能力,這也不怪他。
要是自己太過強硬的話,不免這北星寒日後會做出什麼樣的事,畢竟他手握兵權。要是自己讓他感覺到危險的話……畢竟自己現在不是皇上,可這不代表自己以後不是皇上,萬一他在自己登基之前對自己下手的話……即便再多兩個太史慈也無濟於事,比如在自己出徵之後發動兵變,這後果不堪設想。
靈機一動,烈辰心生一計,面色一變,笑道:“大將軍為國擔憂,本殿下也並非不通情理之人。這樣吧,大將軍可以找人對太史慈將軍發起挑戰,測試一下他的武藝再封官職。至於周瑜……”
烈辰話語一頓,想了想接著說道:“周瑜的強項不是武藝,而是在統兵打仗之上,運籌帷幄之中,可決勝千里之外。本殿下帶兵伐烈雲國的時候,大將軍也可以隨本殿下一同前往,讓周瑜領兵,你我做監軍,這樣如何?”
北星寒並沒有及時回答烈辰,而是打量起周瑜,太史慈二人;畢竟是有關自己顏面的事,做到知己知彼自然最好。
“果然是器宇不凡!”北星寒打量了一番心裡猛然一驚,自己征戰多年,不管是烈雲國還是烈空國皆沒有此等人物!即便是自己的父親也是不及啊。
可畢竟話是自己先提出來的,總不能現在在反悔吧,這樣還不如直接被打敗的好。仔細想了想,北星寒心生一計,向著龍椅上的烈封拱手道:“陛下,既然太子殿下說太史慈將軍是我國第一猛將。那微臣以為,比武之時太史慈一對三若能獲勝,方才名副其實,這樣也可堵住眾文武的嘴巴,讓眾臣心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