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先生踏上出城小路,就再也沒有回頭。從此,小城少了一個脾性很好的教書先生,而桃山卻多了一個追求本心的讀書人。
讀書,是為了什麼?一萬人便有一萬種回答。
有人為了學有所成,賣與帝王家,日後功成名就,封相入侯;有人為了明智識理,求得這一世明明白白;還有人為了那些更加虛無縹緲的傳說……
孫徵讀書,卻僅僅只是習慣了,便放不下了。他無妻無子,只因他家境清貧,但若是能有一份活計,怎麼也能養家,到不至於如此。只是他偏愛讀書,從小拿起第一本書,到他如今年至三十,就再也沒有放下過,他很厭煩這俗世俗物,只覺得汙濁不堪,唯有讀書,方才讓他的心裡充滿一股清氣,即便看了一整天,眼痠體乏,那也讓他神清氣爽。
此時正是夏季之末,很快就要進入秋天了,天氣依然炎熱,但是桃山上卻有些清涼,頗為爽怡;再加上桃山雖然滿山桃樹,但沒有半點蟲蠅之屬,這更是讓桃山變得清新不俗。
孫徵住在半山腰,放眼看去,滿山桃花,粉紅、深紅,團團簇簇,映入眼簾。他不禁感嘆一聲,深吸口氣,重新坐回躺椅中,翻開那一卷《東聖西遊錄》,細細品味。
“傳說東方有一個大國,舉世繁華,其中有一位賢者,想要求取至聖經典,但至聖之地太過遙遠,凡人一生都不可得,而且路途艱險,常有人在半路就丟了性命……這位賢者不畏艱險,帶著三個徒弟,徒步走了十萬八千裡,歷經無數險難,這才感動了至聖人物,賜下無上經典……最後,這位賢者不僅救了萬萬人,自己也是成為聖人,享受天下敬仰……”
孫徵合上書,“這位賢者的氣魄與心性固然值得稱贊,但他的三個徒弟,卻是世上最可悲之人,賢者成了聖人,他的三個徒弟,卻是狡兔死,獵狗烹!”
“只因為他的徒弟都是傳說中的妖麼?”孫徵不懂什麼是妖,但是卻知道,萬物平等,賢者固然值得尊敬,但他的三個徒弟,不一樣立下了天大的功勞?為什麼一個鎮壓山下五百年,風吹日曬無人問?另一個變成凡人輪回三生三世,每一世都受盡天下苦難?最後一個亦是被鎖流沙河底,整日受魚蟲啃食?
孫徵看著屋外滿山的桃花,有些出神。
此時已經快要進入秋季了,孫徵坐在躺椅上,就這麼睡了一夜。
第二日,
孫徵撿起掉落在地上的《東聖西遊錄》,笑著搖了搖頭,他看向窗外,昨天還開滿枝頭的桃花,竟然在一夜之間落滿了山頭,滿地桃花。
“秋風一夜滿桃山……”孫徵起身走出了木屋。
他拿起掃帚,從木屋前開始,慢慢掃了起來。
————————————
蘇易走了數千裡,終於來到一處山頭前,這山,如仙桃。
山前還有一個書生,正拿著掃帚,沿著山路一步一步緩緩掃起落地的桃花。
“先生,你好,請問此處為何地?”蘇易上前,行禮道。
孫徵回頭,卻見一個青衫青年,氣質不凡,他笑道,“此地桃山,山外五百裡,有城池,小兄弟可以前往那裡。”
“若是先生不嫌棄,蘇易希望可在此處借住一宿。”
“自然可以,不如小兄弟與我一起?”孫徵對眼前的這個明顯很年輕的青年沒有半點惡感,他微笑著遞過手中的掃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