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1章和解與和諧
王茂林並不是就地提拔的省長,他也是從中央空降下來。
從政之人,只要能夠主政地方,沒有一個不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大幹一番的,王茂林也是一樣,他之前在建設部當了四年半的副部長,好不容易透過各種運作,得到了西川省省長的職位,他就想好好表現一下。
因此剛到西川的時候,王茂林還有點想同何保國扳手腕。
一個省,總共的權利就那麼多,王茂林想有所表現,當然是要同何保國產生權利的爭奪才行。他雖然是省長,可何保國是名正言順的一把手,是要掌握全域性的,這就牽扯到何保國是否願意讓出權利了。
實際上何保國並不是那種很霸道的人,而且,他做過兩次省長,他很清楚也很理解這種二把手的困難。而且,出於團結同志的需要,何保國還是將省長的權利大部分交給王茂林了的,他不可能將省長的權利吃幹抹淨,那會讓人詬病的。
可是,王茂林一直在中央部門,沒有地方工作的經驗,不瞭解地方上的運作和中央主管部門有很大的區別。
剛拿到何保國給的權利,王茂林竟然就自我膨脹,想要在人事權上有所插手,而且,他針對的目標竟然是羅子榮。
也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錯了,王茂林竟然會覺得都庫市不應該當政一把手都用從黔州那邊調過來的人,姚哲已經是副省部級,他動不了,所以就將想法打在了羅子榮的身上,希望將羅子榮換成一個他屬意的人。
王茂林的冒進和膨脹不但觸及到了何保國的權利,還觸及到了陳康傑的底線。
姚哲和羅子榮都是身負使命才從黔州調到西川來,要是按照王茂林的設想,把羅子榮給換了,就算也給他一個實權位置,不虧待他,那也是有損大局的。
何保國雖然也是從中央下來的幹部,可是畢竟比王茂林提前了一年,而這一年恰恰就顯得關鍵。而且,他擔任了半年左右的省長之後就晉升省委書記了,黨政一肩挑了幾個月,足夠何保國將省裡面的權利給梳理一遍。
並且,何保國長時間在地方任職,對於地方的權利鬥爭駕輕就熟,在中央的時候他當的也是部長,不像王茂林是二把手。
所以,王茂林的提議不但招到了否決,並且為了給他教訓和震懾,連續三次王茂林在省常委會上提出的三個人事異動,都在何保國還沒開口的情況下就被其他人給反對了。
這個時候,王茂林才反應過來,地方上的權利運用和中央部委完全不是一回事。他這個政府的一把手權利可以很大,同時也可以很小。很多事情,何保國可以繞開他這個省長交由其他常委副省長和普通副省長去辦,要是王茂林硬頂的話,他們還可以透過常委會來形成決議,讓他想頂都頂不下去。
一時間,王茂林就覺得自己成了夾心餅乾,成了傀儡,手上的權利看似不小,可就是落實不下去,搞得他甚至連省長辦公會都有點控制不了。
為此,王茂林還找舉薦他的老領導告了一次何保國的狀,可是,他的告狀不但沒有取得效果,還讓他被老領導給訓了一頓。
“你現在是省長,不是鄉鎮長,一個地方大員,還玩這種幼稚的手段,要早知道會是這樣,我就不推薦你到地方去了。你下去之前,我就告誡過你,到了天府,要沉得住氣,要懂得靈活運用各種手段,你有很長的學習和沉澱的路要走。可是你倒好,去了還沒多長時間就想挑戰何保國同志,你認為你有那個實力嗎?不說他是書記一把手,不說他比你提前一年到西川,就他在地方上的歷練,你就遠遠不如,你這個時候去挑戰他,簡直就是愚蠢,你知道聰明的做法是什麼嗎?你覺得下面的一二把手發生了矛盾,中央是幫一把手還是幫二把手?更何況,他是在合理的運用我們的民主集中制,你說他搞一言堂,可是你的政策他一句話不說就有人將你給反了,這隻能說明他控制了大局,而你,能做的就只有服從大局......”
吃了幾次癟,王茂林總算是學乖了。他要想在西川省站穩腳跟,甚至於做出成績,就不得不配合何保國,不得不擺正自己的位置。
兩人之間的裂痕已經造成,要修復,就得尋找一個合適的契機。作為省長,王茂林不可能像個小學生那樣去找何保國認個錯,這是不可能的,面子上放不下來不說,那還有可能會進一步的在同僚中打擊到自己的威望和聲譽。
而陳康傑的電影《拯救》放在都庫市上映,這就成了王茂林緩和與何保國關係的絕佳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