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1章落幕
2005年六一兒童節剛過,西川省的省委禮堂就召開了一次全省幹部大會,這是年內西川省第二次召開全省幹部大會了。
上一次召開全省幹部大會,是何保國卸任衛生部長,調到西川擔任省長,這一次也與他有關,何保國從省長變成了省委書記,同時兼任省長,從而將西川省的黨政大權抓在手上。
作為卸任的省委書記,周永福也參加了這次幹部大會,並且在會上,周永福對何保國不膩溢美之詞,說他政治堅定,能力卓越,客觀公正,團結同志等等。
當然了,通常在幹部大會上,不管之前的恩怨如何,前後任往往都會對對方進行一番正面的評價,這是要營造出黨內的團結氛圍。然而,周永福這次明顯是被擠走,並且他接下來的職務並沒有落實,換言之,他是全退還是到人大或政協過渡一下都未可知。在這樣的局面下,他就算只是規規矩矩的,對何保國的正面評價蜻蜓點水的幾句話帶過,也不是不可以。
然而,周永福卻沒有那樣做,就像他是真的十分欣賞和支援何保國一樣,讓有些瞭解內情的人聽了都大感意外。
實際上,周永福是憋屈的,他的離開,談不上光榮和光彩。他的政治生命不但就此終結,而且,結局還顯得有些淒涼。
現在周永福已經不指望去全國人大了,就算到政協過渡一下,估計也是一年後就完全退出舞臺。
然而,周永福擺出這種投降和討好的姿態也真的是不得已。
周康曾經找過一次陳康傑,他打算與陳康傑談判一下,希望陳康傑能夠放一馬,不要講傷害面搞得太大。
然而對於周康的上門投誠,陳康傑並不看重,反而陳康傑給的底線很有意思。
“知退則能生,否則只有死。”這就是陳康傑告訴周康的話。
如此很欺負人的威脅,周康當然是憤怒的。然而,當陳康傑給他展示了一些相關證據之後,這傢伙閉嘴了,而且溫順得像一隻貓一樣。
周康很清楚,陳康傑掌握的那些證據一旦丟出去,他周康就會馬上進入大獄,不但他,可能他老子周永福都很難脫身。
正是得知了周康反饋的資訊,周永福主動做工作,退位讓賢。
在這種情況下,周永福當然要努力當好人,他可不願意惹得陳康傑孤注一擲。這一方面是為了周康和他自己,另一方面,周永福也要為他在西川留下的那些“子弟兵”們留一條路。
要是陳康傑孤注一擲了,周家父子很難脫省,以後相當多的周家“子弟兵”也一定會受到何保國的極力打壓,甚至根除而後快。
周永福不管本身品質如何,可好歹也是做到省委書記的人。他不能只顧自己,從而置那些此前跟隨他的人的前途於不顧。更何況,這背後也有派系的要求,絕對不能讓派系的力量在西川被連根拔起。
周永福的知趣,也的確得到了彙報,最典型的一個例子就是政法委的金雨涵書記,他保住了自己的省委常委位置,只不過,職務從政法委書記變成了省委宣傳部部長,而最先像何保國釋出善意的省委宣傳部部長變成了政法委書記。
這樣的職務調動,對金雨涵也算是一個小小的警告。
而且這擺明了一點,就是何保國要整頓全省的政法系統,透過對政法系統的梳理整頓,從而進一步鞏固自己的權利和威信。
金雨涵當然也看到了這個趨勢,可是他無能為力,不但無能為力,甚至在調任宣傳部部長之後,還必須得在輿論上給予支援。
金雨涵可不想下一次調動是去省政協擔任副主席。雖然他在給周永福說的時候表態自己無所謂,但是,在權利的失去與獲得的關頭,他還是希望可以牢牢的將權利抓住。也只有在這樣的關頭,才能更深切的體會權利的重要性。
陳康傑為什麼要放周家父子一馬呢?這並不是陳康傑心軟,也不是他悲天憫人的惻隱之心,關鍵還是為大局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