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的良好關係這一點很好理解,西方批評我們了,那我們也一定會做一定程度的反擊,這樣一來二去的,互相之間的關係多少就會受到影響,有些合作不免就會被波及到,這是趙志邦不願意看到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過何保國的話還透露出一個很重要,但是陳康傑並沒有怎麼想到的方面,就是國內的穩定。
所謂的穩定,並不是說我們會發生動亂或者政變,而是他會影響到招致的政權鞏固。
現在還只是趙志邦的第一任,他現在雖然成了國家領導人,可是,下面的重要大員很多都還不是他的人,從這個角度說,趙志邦的統治基礎還存在薄弱面。
可是,作為最高領導,不管出現了什麼樣的事態影響,他都要承擔第一責任,這無疑就會讓他成為某些人的批評物件。
別忘了,何保國就是趙志邦的人,而陳康傑也與趙志邦關係密切,這無形中就會讓不利的反作用力落在趙志邦的身上。
某部分人的批評固然不至於讓趙志邦倒臺,但是,進一步稀薄他的權利,可能性是存在的,這就意味著他的統治基礎變薄弱了。
一個領導人的統治基礎變薄弱,那麼他的政策他的理念想要得到貫徹和落實,一定程度上就會被打折扣。
這個方面,當初陳康傑的確沒有考量到。
而趙志邦找何保國問,而不是直接問陳康傑,這是不是一定程度上說明趙志邦對陳康傑產生了意見了呢?
一想到這點,陳康傑的心就顫了一下。在國內的政治勢力中,趙志邦不但是何保國與陳啟剛的靠山,實際上他也是陳康傑的靠山。
陳康傑這麼做的出發點不可能是針對趙志邦,可是,難保沒有在客觀上對他造成衝擊。要是趙志邦對陳康傑產生了別的看法,這的確不是一個好事。
實際上陳康傑猜測的並不完全對,對於陳康傑搞出來的這個事,趙志邦的確是談不上高興,可是,他也還不至於到那種對陳康傑產生看法和意見的程度。
要是趙志邦因為這麼點事就遷怒於陳康傑,那他的格局與度量未免也太小了,還怎麼當國家領導人啊。
他之所以問何保國而不是直接問陳康傑,其實就是相信了這事不可能是何保國指使。要是知道這事就是何保國指使的,他還問何保國要怎麼樣收尾,這成什麼了?談判?博弈?他那個位置與何保國的位置,怎麼可能談判,又有什麼好博弈的。之一將何保國調走或者發配,比什麼都來得快來得省事。
由此推論,就可以解釋趙志邦為什麼不找陳康傑問了。
就因為曉得何保國不是主謀,而何保國又與陳康傑又非同一般的關係,他才想瞭解一下真實的情況和想法。
“乾爹,這樣吧,回頭我找趙書記彙報一下。不過,不管怎麼說,無論是省裡面還是上頭,都應該給我一個交代,要是那邊服軟了,我願意配合做到相對有利的收尾。”陳康傑說的那邊,當然指的是周永福。
至於服軟到一個什麼程度,那就得看具體情況。
陳康傑與周家沒有私仇,就算周康幫助宋雪冰駁了陳康傑的顏面,陳康傑也不覺得那有多麼的了不起。
相對應的,陳康傑更加看重的是省裡面對地震災害的重視和預防程度,只要有利於這個目的,其他的陳康傑都不在乎。畢竟這可是牽扯到幾百萬人的安危天大事。
反之,要是結果並不利於車一個目的,那陳康傑就真的不在乎其他影響不影響的了。再大的影響力,再了不起的大道理,在數百萬人的安危面前,都是不值一提的。
形象被破壞了,還可以重塑,金錢損失了,還可以賺和彌補,但是,數萬人殞沒了,那就真的再也不會回來,數萬個家庭的破滅也再也沒有辦法修復,還有那些失去家園的同胞的痛苦,一樣難以彌補。
喜歡重生之改天換地請大家收藏:()重生之改天換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