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7章 較量到中央
對於周永福的觀點或者說態度,何保國沒辦法反對,如果走一個國家地震局的程式,的確對於他們下面司機操作以及獲得中央一定的資金支援是有幫助的。
如果真的要進行防範性的準備,那一定會需要一大筆資金,而在稅改之後,地方上的財力遠遜於中央,從中央獲得支援,就成了必不可少的環節。
不過,在這次學術報告會後,西川省委省政府並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結論,換言之,西川省委省政府還沒有達成一致意見,到底是不管這個事還是認真對待這個事。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何保國雖然是初來乍到,可是並沒有幾個人願意得罪他。
如果大家都附和周永福的意見,那何保國也會獨木難支,可是那種狀況並沒有出現。
每個人的算盤都打得精細,周永福是省委書記不假,可是,他是已經進入倒計時的省委書記,這一點,在座的其他人沒有人不清楚。
而何保國現在是省長,一年以後接任省委書記又基本上是板上釘釘的事情,這個時候跳出來得罪他,顯然很不明智。
沒有人願意得罪周永福,他還是班長,但是也沒有人願意得罪何保國,他是未來的班長。所以,大家只有裝糊塗,兩邊都不附和,誰也不得罪。
有人會說,周永福可以想辦法將何保國架空或者擠走啊。其實這是基本上不可能的事情,這種重要的人事安排,中央不可能短時間內換何保國,就算出於一些考量要換人,那換的也應該是周永福。
得知路徑又繞回到國家地震局那邊去,陳康傑真的是有些垂頭喪氣。
走那一條路徑,就意味著曠日持久。
國家地震局敢大膽的做出具有前瞻性的決定嗎?絕對不可能,從他們的角度,他們最有可能敢的事情就是上報中央,等中央的決定。在中央沒有做出決定之前,國家地震局根本就不會動一下,他們只要按部就班就好。
果不其然,當國家地球物理研究中心將他們的研究報告上報給國家地震局之後,就石沉大海,杳無音訊了。
中央要處理的各種重要的政務實在太多,說實在的,這種不確定的預測,也許送到主管副總理哪裡就不知道會放多久,一年兩年,三年五年都有可能。
國家地震局本身就是一個冷衙門,這一定程度就決定了他們的影響力是不大的。在沒有地震發生的情況下,一年到頭也許都不會有這個單位的一條新聞在重要媒體上出現。
別人等得了,別人可以拖,但是陳康傑不行,他不能等,他和別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他親身經歷過那是歷史時刻,他清楚的知道,那個地震的真實存在。
所以陳康傑決定,為了那些還一無所知的人們,為了這一塊土地,他要親自進京去做疏通。
這件事不一定要提升到國家戰略的層面,起碼,也應該要讓西川省這邊足夠重視才行。否則的話,在虛耗下去,當悲劇真的發生了,為時已晚。
“小杰,你要到中央去陳情?”在何保國的家裡,聽了陳康傑的動向之後,何保國的神情變得有些嚴謹。
陳康傑在進京之前,路過天府不可能不先和何保國打個招呼。
何保國一定程度是偏向於陳康傑的,但是,他不管怎麼說都是二把手,上面沒有中央的指示,下面省裡面沒有統一的意見,那對於何保國來說,他就只有等待,或者以拖待變。
這本來是西川省的事,卻由陳康傑出面來奔走,讓何保國覺得怎麼都有點點不合時宜。
“是的,這個事情不能拖下去了,我們必須要有所作為才行,否則,我們是對上千萬人的不負責任,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是高於一切的。”陳康傑肅然道。
“可問題是它還存在著很多的不確定性,中央那邊也沒有一個說法。”這一點恰好就是讓何保國感到為難的地方。
“所以我才要到中央去陳情,現在大家有點像在賭,可實際上我們根本不能這樣做,或許發生的機率只有百分之五十,或者百分之五,即便百分之一,然而我們都必須將它當成百分之百,因為就算是百分之一,只要它發生了,那麼很多人認為的百分之九十九就沒有絲毫的意義,事實上,不管怎麼賭,我們都是輸,因為我們押注的並不是投入多少錢的問題,而是成千上萬的人命。”陳康傑慷慨激昂的說道。
說這些,陳康傑也多少是有點對何保國的發洩。
在陳康傑看來,要是何保國據理力爭,事實上情況應該會更好。何保國好歹也是省長,在省裡面是有很大發言權的,在中央,他也是能夠與一部分領導說得上話的。可是他有些消極,沒有更進一步的動作,這就使得陳康傑不得不自己跳到臺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