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記,科學有他一定的嚴謹性,我相信國家地球物理研究中心是不敢隨便拿這種事來開玩笑的。就算他們有一些誇大的成分,可是作為我們政府來說,也不可以掉以輕心吶,我們是人口大省,做些防範措施並不是壞事,否則,萬一發生,影響的就不是幾個幾十個人,而是幾百上千萬人。那個責任我們根本就承擔不起。他們有他們的科學判斷,我們也有我們的政治責任。”何保國苦口婆心的說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何保國只是眼珠子一轉,就把握到了周永福的考慮。
要是周永福不顯得那麼輕佻,何保國還不會怎麼樣,這個事情拖延下去的可能性就變得極大。
可是既然知道周永福將其當成了權利鬥爭的角逐場,何保國自然要反其道而行之。
何保國是來當省長幹事實的,又不是來僅僅做擺設。周永福想要壓制住他,何保國自然而然的要抗拒。
就算不是為了所謂的人民大義,淡淡為了自己能夠拿回屬於自己的權利,坐穩省長的寶座,何保國也要奮起博一下。
要是讓外人知道,他何保國被周永福敲打一下就縮回去了,那以後誰還會投靠他誰還會跟他。不論是官場還是社會上,人們只會喜歡強者,追隨強者,反之,對弱者是瞧不起和唾棄的。
“就是因為我們有政治責任,所以首先就要做出政治判斷。這個地球物理研究中心能確定我們這裡一定發生強烈地震嗎?他們可以預判清楚時間嗎?他們肯定了震中的具體位置和強度了嗎?我相信這些都沒有嘛,即便講機率,那他們的機率又能有多少?保國同志,你要知道,這個訊息一旦放出去,我們還怎麼招商引資,誰還會願意把大把的資金放在一個存在巨大災難潛伏的地方?老百姓又還能怎麼安心的從事生產,恐怕有點錢就會想辦法跑出去,躲得越遠越好,這是人之常情,不要以為不會發生。按理說你是省長,經濟的發展是你的職權和責任,可是,我這個班長也要對全省的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負總體責任的呢。”周永福顯得更強硬了一些,各種大道理都給搬出來。
面對周永福在和一連串說辭,何保國還真的是有點不好辯駁。起碼他說的是真實的情況,是常理上會發生的趨勢。
尤其是大筆資金的投資案,投資人的確會將地震作為一個極其重要的考量指標,安全是所有投資人的前提條件,如果今後幾年西川省的招商引資成績大幅下滑,而地震又沒有發生的話,那他何保國的仕途道路,估計就到此為止了。
可是這個事情就這樣算了麼?就讓周永福給拍板定案了嗎?何保國還是有些不甘。
此時何保國又想到了陳康傑,想到了幾個月前陳康傑在京城建議他到西川來任職的場景。
或許那小子在那個時候,就預料到了這個境況,否則,不會一味的要他來西川。
這十幾二十年來,陳康傑所走過的路,都是平常心很難預測和判斷的。放佛他似乎有什麼特別的能力,對各種局勢的把握都很精準,要不然,他何保國與陳啟剛也不會走到今天的高位。
嘴巴上沒有承認,可是何保國心裡面清楚,他們的仕途道路,從陳康傑那裡得到了不少助益,反過來,他們卻沒有幫助他多少。
現在是否繼續相信陳康傑,成了何保國一個十分為難的選擇局面。
如果相信陳康傑的判斷,那他就必須積極的爭取,可是要為爭取之後的後果承擔代價。
如果不相信陳康傑,或者不太相信國家地球物理研究中心那群研究人員,那就必須現在打住。
反正何保國現在還沒有與周永福鬧翻,兩人的關係還能夠維繫住。自己現在退縮了,那大不了就是按部就班的等一年左右的時間就行,到那時,周永福走了,自己也接位了,那想怎麼做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來。
“周書記,你看這樣好不好,我們也在也不武斷的做決定,我們先將國家地球物理研究中心的團隊請來,讓他們給我們做一個講解報告,讓我們對實際情況有一個直觀的瞭解,到時候我們再做出一個理性的決定,你看如何?”最後,何保國不進也不退,而是做了一個相對保守安全的決定。
如果到時候科學家能說服他,那他就去爭,如果不能,就按照周永福的意思辦。
喜歡重生之改天換地請大家收藏:()重生之改天換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