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1章紐約演唱會
合作的落實並不是一蹴而就的,陳康傑親自出面談成了原則之後,剩下的部分就由歐陽震華和鮑勃與那邊的小愛德華和約翰.惠特尼來具體落實,用了半年的時間,資金,人員和手續才最終搞定。
為了完成這一次的戰略合作,喬治.布希領導的聯邦政府出了大力,陳康傑這邊也找趙志邦給他通融,實在是這裡面有不少的法律文書要做調整和更換,甚至有些還會突破目前的規定架構。
反正雙方在自己的國內都有特別的影響力,所以才特事特辦,不像其他併購案一樣,一拖就是沒完沒了。
03年的秋天,陳康傑到紐約開了一場盛大的演唱會,這場演唱會不但盛大,而且還很特別。
說特別,是因為這一場演唱會,中華風的味道實在太濃,伴奏團隊所使用的樂器清一色的是古典傳統樂器,例如笛子,蕭,嗩吶,古箏,二胡,大鼓,鑼等等。
雖然樂器是傳統的,但是其演繹出來的風格卻非常現代,某些部分的激昂程度並不亞於交響樂團,甚至還會有超越。
這次是陳康傑的一個大膽嘗試,當然,他也是在有前車之鑑和吸取的基礎上做出的常識。
並且在舞臺佈置上,也是中華風十足,例如臉譜,梅花,中華結等突然比比皆是。在他的伴舞演員中,基本上也是古典服飾為主,例如剛武有力的鐵甲軍裝,飄柔剛毅的武術裝,文墨淡雅的學士裝,甚至陳康傑還在舞臺上扮演了一回古代帝王。
當這些東西一登場,立刻就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在西方,對中華文化的接觸是比較有限的,而陳康傑幾乎是將中華文化的重要代表一次性做了呈現。
最關鍵的是,陳康傑並不是古板的籠統照辦,他清楚,如果是那樣的話,很難會受到年輕人的歡迎。還是那句話,什麼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這個話陳康傑並不贊同。
時代在不斷的進步,人們的欣賞習慣和判斷思維也在不停的變化。有一些古典的東西要保留,可是有一些也要與時俱進,否則,只能沉淪為墨守成規的物件。
有些奴隸社會或者封建社會的東西,有它那個時代的歷史特徵,可是,並不見得就附和今天人們的追求。
尤其是在紐約這個城市演出,那更是要做到中西結合。
如果陳康傑單純是做推廣文化的贊助義演,那是另一回事,關鍵是陳康傑做的是商業演出,他當要讓現場的人覺得精彩,還要讓沒能進場的那百分之九十九點九願意花錢買,那才能算是成功。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文化推廣被不被接受和認可,也有一個標準,那就是是否讓別人願意為之買單,如果願意,那就是成功的,反之,再精美也是徒勞,因為沒效果。
為了這一次的演唱會,陳康傑復出了極大的精力和時間,整天累得像是一條狗。光是那些舞蹈節目的練習和排練,就進行了無數次,蘇佳明也由一位舞者,慢慢的變成了舞蹈總監的角色。
還有對歌曲的改編,陳康傑以及他的團隊一樣是反反覆覆的嘗試。有些工作陳康傑可以讓人代勞,但是作為主角,大多數還是要他自己出面參與的。
在所有的商業演出中,陳康傑的這一場演唱會估計算是規模最大的,他總共從國內帶了超過八百人的團隊來到紐約,包了三架客機和一架貨機。麥迪遜花園廣場也被包了七天,前面五天用於彩排。<adisonsaregarden),常簡稱為sg,始建於1879年,是美國紐約的一座著名體育場館,位於賓夕法尼亞車站的建址之上,是許多大型體育比賽、演唱會和政治活動的舉辦地,亦同是nba紐約尼克和國家冰球聯盟nh)紐約遊騎兵隊之主場。很多美國以及其他國家知名歌手都以在麥迪遜廣場花園舉行個人演唱會為榮,多位世界巨星的經典演出亦發生在此。
陳康傑並不是第一位在麥迪遜花園廣場舉辦演唱會的華人,在他的前面,已經有兩個人的了,一位是羅文,一位是陳康傑最新電影的主演歌神七仔。
不過要論起影響力,當然是陳康傑這一次來得最震撼,自從他這次演唱會的訊息公佈,紐約的當地媒體以及全美的重要媒體都在關注,《紐約時報》以及n甚至還開闢了專欄來進行宣傳和傑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