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0章走入藝術的寶庫
惠特尼家的晚餐簡單而豐盛,說簡單,是因為他們不會像我們招待貴客那樣搞一大桌子菜,幾十樣碗碗碟碟的,吃都吃不完,甚至一成都吃不下。
可是說他豐盛,是他有美國重要節慶才會有的火雞,以及鱈魚和龍蝦。不要以為美國人富裕他們就會每天吃這些,不是的,通常美國人的日常飲食在我們看來非常簡單。要不然麥當勞也不會在美國發展得那麼壯大。
即便是美國白宮的國宴,說實話,很多人看到那個選單,也不會一下子提起多大的興趣,查不到也就是四菜一湯的標準。
這與美國的飲食文化和歷史有關,像我們中華國,幾千年積累下來的飲食品類,浩如煙海。在世界上,中華國估計應該是最在乎最懂得吃的民族,山上跑的,土裡長的,水中游的,天上飛的,有毒的,沒毒的,幾乎所有的動植物都會被我們的大廚們研究搭配成美食。
在西方,法國菜就算是最高檔的大餐了。就算如此,法國人要是看到我們的滿漢全席,也會流口水的。
為了招待陳康傑,惠特尼的母親還專門拿出一瓶上好的香檳酒。
吃過飯之後,惠特尼就賠陳康傑到他父親的私人收藏博物館參觀。
在沒有去之前,陳康傑以為,既然是私人的博物館,估計也不會太大,應該也就是打理得好一點,精緻一點而已。
然而當他們穿過一片樹林,走進那一棟外表看起來不大的潔白建築時,陳康傑還是被小小的震撼了一下。
陳康傑不是沒去過博物館,不管是重生之前還是重生之後,他都參觀過一些博物館的,只是不太出名而已。然而相比起他目前看到的環境,他之前參觀過的那些博物館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
大門一推開,寬闊的大廳裡就整整齊齊密密麻麻的擺放著數不清的藝術品,而且一直往裡走,還會看到不同的空間。所有的藝術品都分門別類的放置在不同的空間裡。例如陳康傑一進門的大廳,擺放就全部是西方畫作,有十三世紀契馬布埃的作品,也有梵高,列賓,彌勒等近現代大師的作品。這些珍品放到一般的博物館,都能成為鎮館之寶。
“這幅作品是康丁斯基的作品,1941年法國被納粹佔領之後,他來到了美國,在美國的三年,他只有公開的兩幅作品,這就是其中之一。這幅是柯羅的《加德湖》在十九世紀時,這幅畫的價格就已經從800法郎漲到了二十三萬法郎,這一幅是他的《夕陽》......”惠特尼顯然受到的薰陶不少,能夠一路陪陳康傑參觀,一路給他做介紹。
“十九世紀就值那麼多錢,那一百多年過去了,現在會值多少錢?”陳康傑好奇的問道。
“誰知道呢,或許八百萬美元,或許更多,也有可能更少,我只知道當年這幅畫是我爺爺花了大價錢才拿到的。”惠特尼聳了聳肩道。
出了西方油畫,惠特尼的私人收藏裡面還有古羅馬的藝術品,波斯和古埃及的東西,甚至他還收藏了俄國的彩蛋,當然,作為文化大國,中華國的東西也少不了,瓷器,水墨畫也都有。
讓陳康傑想不到的是,居然有一個房間裡面還擺放著佛家的五百羅漢像。那是一個個燒製精美的陶俑,被栩栩如生的安放在玻璃櫃裡面,遠遠看去,蔚為壯觀。至於他們是古物還是近代的仿製品,作為外行人的陳康傑就有點看不出來了。甚至那些羅漢的名字,看起來也會有點讓人發麻。例如阿若憍陳如尊者,憍梵缽提尊者,阿那分提尊者等等。
“你父親還信佛嗎?這些應該是佛教裡面才會有的東西啊。”陳康傑好奇的問惠特尼。
“不,我父親信基督,不信佛教。”
“那他怎麼會......對這東西也有興趣?”
“這是一個日本人送的,當時我父親去日本,看到這一套陶俑精美生動,就誇讚一番,沒想到那個日本人以為我父親喜歡,就送給了他。別人已經開口了,他不好拒絕,於是就收下了。雖然不見得喜歡,可是對於收藏的所有物品,都會有人專門精心保管的。”
“哦,原來如此。”
“旁邊的這個房間,裡面的東西應該你就感興趣了,他們都是中華國的文化藝術品,我帶你看看。”惠特尼左手一延,將陳康傑帶進了另外一個寬敞的房間,“這五百羅漢像因為數量太多,面積小的擺不下,才專門擺放在外面的這塊地方。”
“好的。”陳康傑答了一聲,心裡卻是沒來由的一緊。
陳康傑會有這樣的心理反應,是因為他不知道會在裡面看到什麼東西。雖然在外面看到了這五百個羅漢陶俑,可是這些東西是不是古董珍品都還難說,日本人會隨便拿來當禮物送人,或許也未必是太珍貴的東西。即便是,這種宗教東西,國內不少寺廟裡面也還有,況且佛教也不是我們自己的原創。
可是陳康傑知道,幾百年來,尤其是近代以來,我們國家流失出去的文物數以百萬計,千萬計。別的不說,就敦煌失蹤的極其珍貴文物,就有上萬箱,遺書至少三萬件,還有圓明園裡面遺失出去的寶物,更是數不勝數,就連那些獸首,人家也沒有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