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2章 總算過去了
“首長,這麼說的話,我覺得一個人合適。”
“誰啊?”趙志邦饒有興趣的問道。
“黔州省長何保國同志,他工作經驗比我豐富,處理艱難事務的能力也比我強,還有就是他的資歷比我深,而且,這一次黔州的防控措施也做得比我們這邊要好,所以,我覺得他能夠勝任,將那份工作做好。”陳啟剛居然推薦的人是何保國,這多少還是讓趙志邦有點點意外。
雖然老話說舉賢不避親,但是,在政治官場上,將一個與自己關係親密的人推舉給領導,通常來說還是大忌。這會被人誤解成搭幫結派,搞小圈子。
然而陳啟剛就是那麼做的,他舉薦何保國,完全是公心,並無私慾。而且他對何保國的評價也是客觀實在的。
既然無私心,那就不必擔心各種紛繁複雜的猜測。
再說了,衛生部的部長,未必就真的比黔州省長的位置更有前途和誘惑力。級別一樣,實權衛生部的部長可能還不如黔州省長呢。另外,這又是臨危受命,擔負著很大的任務和責任,做好了是應該的,做不好就是過錯,不是個小的挑戰。
“啟剛同志,別看衛生部的部長權勢不大,可是,你要知道,你和何保國同志在資歷上都有一項不足,那就是沒有在中央的單位裡工作過,這點缺失,對你們今後的仕途是有一定影響的,你推薦何保國同志,難道就沒有想過自己將這一塊資歷給補齊嗎?”趙志邦真誠認真的說道。
雖然我們的官場體制已經做了不小的改革改進,但是,資歷在提拔和升遷重用當中,還是會起到很關鍵的不可替代作用。一個幹部之所以要多部門多地方的任用,就是一種極大的鍛鍊。幾乎每一位中央領導人,都是地方和中央都工作過,甚至很多還是跨行業,只有經過每一步的鍛鍊,才能形成那種面對複雜情況的全域性掌控力。
在趙志邦的心裡面,陳啟剛去做衛生部的部長,絕對不會是將他安放在那裡就完事。陳啟剛已經在三個省工作過了,有內陸城市,也有沿海開放的發達城市,現在又換到一個新的地方擔任政府一把手,他的資歷中,目前就差沒在中央部委裡面幹過了。
毫無疑問,只要在衛生部裡面過渡一年半載,等sars疫情處理好了,就可以攜功換位,到那時候,就算是給一個省委書記,相信反對的力量也不會多強。
“首長,我還真沒有想過那些,我只知道,何保國同志去,會比我做得更好,這個時候,我覺得我更應該站在工作和人民切身利益的角度,而不能考慮個人的得與失。”陳啟剛坦然的說道,並沒有因為失去那樣的一個機會就後悔或者患得患失。
“嗯,很好,作為一個重要的黨員幹部,的確應該這樣去考慮問題。既然你覺得何保國同志可以,那我就找他談談吧。啟剛同志,你雖然是省長,可是你也是省委副書記,除了經濟工作之外,其他方面,你也要兼顧好啊。”
聽到前面的話,陳啟剛還能保持平靜,可是後面的後半部分,陳啟剛聽了之後就愣了一下。
這是什麼意思?難道是鼓勵鬥爭和插手嗎?這不能啊,目前的情況,地方上一切要以和諧與團結為重才對,趙志邦說這個話是什麼意思呢?
“嗯,我一定會做好我職責範圍內的工作。”陳啟剛想不通,可是這種問題並不能問,於是就只有公式化的回答道。
“可能你會有所疑惑,我讓你除了做好本職的經濟工作之外,兼顧好其他的部分,並不是要鼓勵你與魯能宇同志纏鬥。說實話,你們能夠和諧共處,這一點我是高興的。你慢慢領悟吧......”
在贛南省呆了兩天之後,趙志邦就回京去了,就在趙志邦回京的時候,黔州省的司徒闊和何保國就收到中辦的同志,讓他們兩位進京述職,中央領導要聽取他們兩人的有關工作彙報。
之後沒幾天,唐偉虎的部長職務就被免了,取而代之的是,何保國成了新的部長。
何保國成了衛生部部長之後,他立刻就在全國推動了轟轟烈烈防控sars的運動。一句話,他就是將黔州的經驗推廣到全國,除了一貫的措施之外,他還督促各個地方政府採取了更加嚴厲的措施,尤其是幾個重災區,不但所有的集會形式取消,有些學校還採取了短暫的房價措施,幾乎所有的演出活動通通被禁止。
一句話,接了這個任務,何保國就務必要確保這場波及全國的疫情儘早的被控制和壓縮。
除此之外,何保國還積極的採取與國外合作的措施,不僅僅邀請世衛組織的官員和專家前來了解情況和提供幫助,還與美國,日本等多個國家和地區互通訊息。
何保國相信,既然這次衛生災難已經演變成了國際間的事情,那麼,大家同心協力的一起來做,效果自然會更好。否則的話,只是國內控制住了,又從境外傳輸進來,那等於這張防堵網還是不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