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8章 被霸王硬上弓
陳康傑也不問文思在寶島那邊遇到了什麼事,她要說她會說,她不說的話,自己主動問,到顯得自己八卦。
在這風景美麗的海邊邂逅,也算是緣分,兩人於是就天南海北的聊了起來。
現在陳康傑的心情比較低落,有個人陪他說說話,轉移一下他的情緒,也是一件好事情。
“這個地方以前我常來,那時候環境沒有現在好,不過,這個地方要是好好打造一下,也許會更受人歡迎。畢竟維多利亞兩岸的城市景觀,在世界上是不多見的。”指著面前的維多利亞港以及濱海長廊,文思侃侃而談。
“那你說,應該要怎麼樣打造才合適?”陳康傑饒有興趣的問道。
“這個......香港不是號稱東方好萊塢嗎?這裡完全也可以打造出一條像洛杉磯星光大道那樣的景觀。香港的明星在華人四地以及東南亞,還是很有影響力和知名度的,要是有了一條像星光大道那樣的景觀,豈不是會吸引更多市民和遊客嗎?我相信弄好之後,它會成為香港最具吸引力的景觀。”文思稍作猶豫後說道。
雖然文思的語氣顯得底氣有些不足,可是陳康傑必須承認,他的這個建議是很有道理的。
不過有一點也很可惜,如果文思的建議是在二十年前做,那就更好了。畢竟八九十年代,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時期,那時候香港的很多藝人在東亞和東南亞都很有號召力。
然而現在,香港電影已經有點江河日下的意味,一方面是南韓,日本,以及內地和暹羅等地的電影和電視劇異軍突起,另一方面是香港出產的電影和電視劇在品質上沒有出現明顯的提高。從時機上來說,這個時候再去打造什麼星光大道,稍稍的顯得晚了一點。
香港的星光大道是在2003年才開始打造的,就是在濱海長廊的基礎上,投入了四千萬港幣,有幾十位電影界的優秀人士在這裡留下了他們的印記。
歷史的軌跡具有強大的慣性,要想改變是很難的。或許文思的建議就是歷史軌跡的慣性方式之一,正是因為他現在的突發奇想,陳康傑後來將這個想法告訴給了鄭宇通,他就投資了四千萬港幣做了這個專案。
時機是晚了一些,可是這個專案落成之後,的的確確的成為了香港很具有吸引力的地方,尤其是內地旅客,前往香港,星光大道幾乎成了必去之地。
按照電影金像獎協會極其九個屬會連同《電影雙週刊》做做出的投票評選,他們認為第一個應該留名在星光大道的人應該是陳康傑,儘管陳康傑嚴格意義上並不算是香港藝人,可是他所在的公司飛揚娛樂卻是地地道道的香港演藝公司。從這個角度上,把陳康傑劃在可供評選的範圍之內,似乎也說得通。
而且評委們的理由也很簡單,一個是陳康傑是目前獲得奧斯卡獎項最多的導演,另一個就是陳康傑的影響力目前為止是所有候選名單中波及面最大的,是真正享譽世界的國際巨星。
只不過陳康傑在得知這個訊息之後,他婉拒了。陳康傑並不反對在星光大道上留下點什麼,他是不想成為第一個。
陳康傑婉拒,可是他卻推薦了一個替代的人,那個人就是李小龍。
在陳康傑的眼裡,李小龍是第一個真正影響到西方的華人影星,就算到今天,他去世了那麼多年,他也依然還有無數的追隨者,全世界還是有很多人將他奉為偶像。
李小龍不但在西方電影中是主角,而且,他還開創了一個武俠電影的新局面。可以這麼說,西方的觀眾們,正是透過李小龍才真正瞭解和認識到kung fu中華功夫)的一些表現形式,可以說,在將kung fu發揚光大的程序中,李小龍是功不可沒的。
今天,陳康傑是萬民偶像,但是在他心裡,李小龍其實也是他的偶像之一。所以啊,在星光大道上落戶的第一人給李小龍,是完全應該的。
評委會最終接受了陳康傑的建議,然而李小龍先生已經去世多年,他不可能再出現留下手掌印或者簽名,最後,也是陳康傑的建議,給他梳理了一尊銅像,而銅像的造型就來自《唐山大兄》裡面的標誌性動作和裝束。
在李小龍的銅像落成之後,陳康傑才願意第一個留下星光大道上的掌印。
“陳先生,你具體是做什麼生意的?每次見到你,你似乎都很清閒,無憂無慮的樣子。”
“我啊,只有職業者,我看起來清閒嗎?你剛才不是還說我家破產了嘛,那破產了,我就只能飄飄蕩蕩了。”陳康傑開玩笑道。
“破產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你那麼年輕,大不了從頭再來,這有什麼的,無論如何,天也不會塌下來,就算天塌了,不是還有高個子頂著嘛。我相信你會重振起來的,上次在遊輪上,你那麼多保鏢,現在只有你一個人,孤孤零零的,我還真是有些不適應。”陳康傑是開玩笑,可是文思卻有點當真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要不適應那也是我不適應啊,怎麼會是你不適應呢?呵呵,這個邏輯是不是有點奇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