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陳康傑提供的這兩個辦法,劉德意的效率果然大大增加,尤其是當地僑界對於陳康傑舉辦的同胞見面會十分支援,他們的協助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這些僑領雖然已經是美國籍,可是他們中的大多數還是有一種中華情懷的,他們心裡對於遠方的那個祖國,還是很關心和很感念的。中華文化的凝聚力十分獨特,它有著非凡的滲透和留存能力,就算是有些僑領已經是當地出生的第二代第三代,可是,他們與中華國的關係,任然像有一條臍帶連著一般,割捨不斷。這也是為什麼四大古文明到今天只有中華文明得以完整儲存和延續下來的一個重要原因。
陳康傑作為華人世界的一個最傑出的青年代表,他願意與在紐約的華人見見面,溝通交流一下,僑界領袖們當然要支援,另外,透過與陳康傑的見面,也可以增強很多當地華人的信心和自豪感。
在美國,華人雖然經濟條件方面相對於其他少數族裔總體上算不錯,可是由於民族個性以及參政意願上的不強烈,他們的政治地位其實並不高。很多黨政領導人在競選拉票的時候,都不怎麼將華人群體算在內。
而陳康傑在美國,無論是在民間,在文藝界,在體育界乃至於在政壇,都有相當高的聲譽。
何況不少華人本人也是他的粉絲,能見到陳康傑,自然而然是樂意的。
不過,也不可否認,並不是所有的華人都對陳康傑那麼積極。華人也是也是要分來自的地域的。大陸來的,對他當然是好感度最高,也最積極。其次就是港澳來的。至於那些寶島來的華人,由於現在島內綠營執政,再加上推行了好幾年的去中化,那些從寶島到美國的華僑多多少少也受到了一些影響。
這些人或許從個人角度對陳康傑也並不排斥,甚至也喜歡。但是,當受到意識形態影響的時候,他們中的某些人就覺得與陳康傑的關係並不親近,甚至於,還有人將陳康傑汙名化成統戰的角色和代表。這部分人就算受到了邀請,也有人並不打算捧陳康傑的場。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願意來的來,不願意來的,陳康傑不會強求。
經過劉德意以及其他人員的一番努力,有近千人表示願意出席與陳康傑的見面會。得到這個答案,陳康傑欣慰的對累得像狗一樣的劉德意表示滿意,並許諾年底的時候給他發特別獎金。
當天晚上,就在劉德意他們忙碌萬分的時候,陳康傑卻帶著熊自強,王偉和薩米多夫悄悄的從酒店裡面溜了出去。
為了不引人注意,陳康傑當然不會帶太多人在身邊,而這三個人是他能夠絕對信任的。
在街上繞了兩個彎之後,陳康傑他們來到了與世貿大廈相隔一條大街的一棟大樓,乘坐電梯上了最頂層的六十九樓。
一路上,跟隨陳康傑的三個人都不知道陳康傑這麼神神秘秘的要幹什麼。
在這棟大廈的六十九樓,陳康傑已經讓人提前租好了一套房間。開門進去之後,陳康傑安排王偉和薩米多夫在外面的大廳等著,他卻帶著熊自強進入到了裡間的一個房間。
“傑少,這大半夜的,我們跑這裡來幹什麼啊?”一路上熊自強都想問這個問題,可是,他一直憋到只有他和陳康傑單獨在一起了,才將疑惑給問出口。
“我們到這裡來看夜景。”陳康傑拉開窗簾,看著窗戶外面那兩棟還閃耀著點點燈火的巨大建築隨口答道。
實際上,陳康傑讓人租下這個房間,本打算是他來紐約之後住的,這樣可以距離更近的對這兩棟標誌性建築有一個觀察。
可是後來他知道這是一棟辦公大樓,平時進進出出的人很多時,他才放棄了,改住在酒店裡。他當時讓歐陽震華租房的時候,只是要求他一定要選擇距離世貿大廈最近,並且有一定高度,視野開闊的地方。
雖然這個地方不適合長期居住,可是,他的的確確是觀察世貿樓群的一個絕佳地方,距離近,中間沒有任何的障礙物,而且高度夠高,幾乎可以將世貿大廈看個完整和清楚。
“看夜景?這在酒店也能看啊,實在不行,坐直升機到空中去看豈不是更方便?照我說,紐約的夜景也不怎麼樣,與電視上還真是有一定的差距,並不比香港好多少。”熊自強愣愣的說道。
陳康傑對熊自強的評斷不置可否,過了一小會兒,陳康傑拉開靠牆的一個櫃子,在燈光下,可以清楚的看見櫃子里居然是一些列的裝置。
“這些裝置你會用嗎?”陳康傑對靠過來,瞪著眼睛百思不得其解的熊自強問道。
“這些這個是望遠鏡,可聚焦的,這個看起來像是聲音收集器,這裡還有攝像裝置我不太熟,不過勉強能用吧,我也不敢肯定。”看著櫃子裡的一系列尖端裝置,熊自強顯得有些底氣不足。
雖然是從特種部隊出來的,也接觸過不少高科技的東西。但是不得不承認,熊自強當兵的時候,中華國的科技水平還真的不高,他們所學的東西也還不夠前衛。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些裝置中,望遠鏡他能操作,這個相對比較簡單,攝像裝置,跟在陳康傑的身邊,也看了不少,問題好像也不大。不過那個聲音收集器,他還真的只是在雜誌上見過,並沒有司機操弄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