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還是有很多記者蜂擁到革昌,為了烘托氛圍,電話是已經打出去了的,不少記者也接到了邀請。要讓他們不來,那是不可能的。
還好,當初陳康傑讓人搞這事的時候,留了一手,並沒有告訴對方是什麼事,只是說陳康傑會在革昌與記者見面,是否有興趣,有興趣的可以來參加。
陳康傑的號召力那麼大,平時又不在媒體上露面,記者們當然趨之若鶩了啊。他們根本不關新聞的實質是什麼,反正只要可以見到陳康傑,那就是最好的新聞。
事後來看,這是陳康傑鋪的梗。相當於他在做兩手準備,如果唐全不服軟,那就該怎麼樣怎麼樣,要是他服軟了,那表演的自然而然會換成兩一個劇本。
這些記者到了革昌之後,的確也見到了陳康傑,而且陳康傑還陪同他們在革昌轉了轉,講了不少革昌的好話。只是新聞的主題變成了革昌市聘請陳康傑擔任城市形象大使。就這麼一個活動,壞事就變成了好事。唐全不但沒有虧,反過來,他還賺到了。
要是按照正常情況,他想請陳康傑擔任城市形象大使,那幾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有了陳康傑的這一介入,革昌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頓時間又上了一個臺階。
不管怎麼說,還是那句話,革昌總歸還是在陳啟剛的領導和管理之下。將革昌給搞臭了,搞混了,對陳啟剛一點好處沒有。所以陳康傑才會做兩手準備。
“爸爸,唐全是怎麼說服你的?”在陳啟剛的書房,陳康傑與父親面對面坐著。
“實際上他並沒有說服我,而是我說服了我自己。”陳啟剛凝視了陳康傑半響,這才微笑著說道。
“是你說服了你自己?這怎麼理解啊?”陳康傑感到疑惑問道。
“你擺出的這個局,先天就對我有利,可以說,好處都在我的手裡,就看我怎麼選擇了。很多人的做法,會在這個時候將唐全給搞下去,畢竟他與我的過節不小,弄他個灰頭土臉,是順理成章的事情。然而如果我這樣做的話,對我有何好處?怎麼想,其結果都是好處微乎其微,甚至於,還有可能會帶來反效果。還有一種辦法,就是讓唐全拿出足夠的利益來交換,使他付出代價,然而,這樣做的獲益雖然不小,卻是一時的,而且也會給我埋下隱憂。那最後一個做法,就是乾脆將唐全給拉過來,只要他被拉過來了,那利益也好,威信和麵子也罷,都會有。說實話,在這樣的關頭,唐全應該是不介意靠向哪一邊的,反而是我,是我的心裡接受程度問題。所以我說服我自己,必須要做一個有度量的人,只要他還有價值,那就不介意為我所用。”陳啟剛靠在椅子上,搖頭晃腦的給陳康傑解釋道。
在歷史上,像李世民那樣將十分敵對他的魏徵給予重用和信任的事真的不多,所謂的化干戈為玉帛或者化敵為友,之所以受到推崇,其原因還是在於能夠做到的人實在不多。比例更多的情況是,敵對勢力往往是受到不留情面的打擊。
陳啟剛要收服唐全,其最大的障礙不在於唐全,也不在於魯書記,就在於他自己。他首先得將自己的心境給扭轉,尤其在唐全的品行並不怎麼優良的情況下。
最終,陳啟剛還是自己說服了他自己,這也是一個成熟政治家的標緻,就是審時度勢。
如果陳康傑將唐全搞下去,痛快是痛快了,可是他沒有辦法扶持出一個新的市委書記來啊,反而是魯書記的發言權比較大,要是新來的一個市委書記依然倒向魯書記,那陳啟剛就吃力不討好了。
要是讓唐全付出巨大的利益代價,那麼無疑會將他給得罪死,長遠來看,也是不可取的策略,魯書記一定會在其中更加的玩弄權謀。
現在將唐全給拉過來,不但化解了危機,而且自己還得到一個很有分量的強援,從唐全的倒戈,也讓其他人看看他陳啟剛的胸襟和氣度。真可謂名利雙收。
唐全願意倒向,一方面是形勢比人強,另一方面是魯書記的作為讓他有些心寒,再一個就是唐全發現陳啟剛其實也是一個很好打交道的不錯領導。基於這三個方面,一個小時的談話之後,唐全表達了像陳啟剛靠攏的意思。
“老爸,你可越來越老謀深算了,越來越像個政治家了哦。”陳康傑拍馬屁說道。
“你是在表揚我呢還是在損我啊?”陳啟剛斜了陳康傑一眼道。
“呵呵,當然是表揚啊,我們父子同心,其利斷金啊。沒想到我給了你一個空檔,你卻將這個空檔發展成一個地盤和勢力。不過老爸,那個唐全真不是一個善類啊,還記得三國時候的呂布嗎?這種人,靠近了也是危險的啊。”陳康傑表達出了他一定的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