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了陳康傑親手書寫親手贈送的禮物,惠特尼激動興奮得不行,她感覺手中的禮物就是他人生的第一封直衝她心田的情書一般。其關鍵點並不是因為這副字價值幾十上百萬美元,而是陳康傑送的。
自從有了這副字在手,惠特尼就沒有讓它離開過自己的懷抱。接下來的時間,他的目光也似乎從陳康傑的身上拔不出來。
接下來是一個自由的捐助活動,相當於給所有嘉賓一個自由支援慈善的機會,金額可以是幾十美元,沒人會說少,也可以是幾十萬幾百萬美元,沒人會嫌多。
當然了,既然是名人慈善晚會,那幾十美元是不可能有人拿得出手。來到這裡的人都是有一定身份,一定地位的,最起碼也是一千美元起跳,否則,就會讓人覺得吝嗇。
說起來,自由捐助活動才是這次晚會的籌款大頭。剛才拍賣環節捨不得出價的人,現在也會豪邁一把。之所以這樣,並不是因為這是活動的壓軸階段,關鍵在於,在美國,對合法慈善組織的捐款,是可以抵稅的。只要拿到了合法慈善組織出局的證明材料,將這個材料交給稅務部門之後,稅務部門會在今後需要交納的稅費中抵扣掉很大一部分。這同時也是為什麼美國的慈善事業那麼蓬勃發展的重要因素,政府是有切實的行動在給予支援和鼓勵。
而在美國,企業需要交稅,個人也需要繳稅。那麼對於一個企業家來說,也許名義上他捐出去了一百萬美元,可是實際上政府或許就會在稅收上給他減免幾十萬美元。這樣的話呢,這個企業家就會名利雙得,媒體的報道中,或者在相關統計中,他捐出去的是真的一百萬美元。
如果是一些國內的政府官員看到這個,他極有可能會狹隘的認為政府虧了,會覺得政府相當於在幫助所謂的慈善家捐款。可真是這樣嗎?要是從整個社會的大局來看,那絕對是好處多多。
因為一個企業家捐款一百萬美元,政府就算免稅了四十萬,可是整個社會實際上相當於得到了一百六十萬。一百萬是無私捐款,六十萬是稅收。可如果不這樣做的話,這個企業家可能就不會那麼積極,他只需要按時合法交稅即可,就相當於全社會少了幾十萬美元的公益。
稅收的錢是要拿來服務整個社會的,慈善組織的錢也是要拿來服務整個社會的。在這個角度上,老美的賬算得精明得很。
或許有人會問了,那那些慈善組織不是很多是在國外開展活動嗎?別忘了,一個強大的國家光靠硬實力是不可能影響世界的,軟實力一樣的十分重要。而慈善組織的對外救援,一樣是軟實力的重要載體之一。就算這些慈善組織不走出去,政府也需要出錢來做這一塊的工作,收攏世界人心。
當某個國家的一群人獲得了世界宣明會的糧食救援,他們除了會感謝世界宣明會之外,也會對美國的好感度大升。就像陳康傑的ong基金一樣,只要打著這個名義去做公益,那麼那些受益者就會感謝他,而他是中華國的人,相應的,那些人對中華國的好感和興趣就會上升。
簡單來說就是收買人心,只不過,做的時候,還是要本著一顆無慾無求的善良之心。
實實在在的說,這一趟讓陳康傑學到了很多。
既然之前已經相當於捐了一百三十萬美元,拿到了那個階段的頭籌,那麼陳康傑在自由捐助的時候,就不打算再出頭,他打算選擇一個不算太多,可也不會顯得少的數字。
不幸的是,樹大招風,有人超級喜歡他,相應的,也有人會不喜歡他。
這不,就在陳康傑填寫私人支票時,就有人跳出來對他挑釁了。
“ong,你會捐多少?”一個身穿西裝禮服的三十來歲年輕人突然間走到陳康傑的旁邊輕佻的問道。
而且這個傢伙好像生怕其他人聽不見似的,聲音還挺洪亮。
陳康傑眉頭一皺,老子捐多少,關你個屁事啊,用得著你站在這裡咋咋呼呼的嗎?
扔下筆,陳康傑靠在椅子上,雙手抱起來,不屑的看著對方:“這位先生,我會捐多少,與你有關嗎?”
“嗯,沒有多大關係,只是我覺得剛才你為了追女生,自己花一百三十萬美元買自己寫的字,那麼大手筆,現在這個環節,應該會給我們大家一個驚喜,我想知道這個驚喜會有多大而已。”對方俯視著陳康傑,繼續輕佻的說道。
“艾瑞克先生,你要知道你這樣做是很沒有禮貌的事情。”陳康傑身邊的拉希爾認識這個年輕人,板著臉對他指責道。
“拉希爾女士,你是不是說錯了啊,我哪裡沒有禮貌?我只是好奇的問一下而已,有什麼不可以的呢?你要不要問一下大家,看大家是不是對這個問題一樣很有興趣?我只是替大家問出來罷了。”艾瑞克一副得意洋洋的無賴樣子。
這傢伙純粹就是要針對陳康傑,又還談什麼禮貌不禮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