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康傑其實能夠理解那些同學的心理和想法。而且這也是一種正常不過的中華國人心理。
在我們的現世樸素文化中,大家都崇拜英雄,喜歡英雄,可是,卻沒有幾個人願意當英雄。
例如在大街上,要是有一個人在勇鬥歹徒,圍觀的人可能會上幾十上百個,但是願意搭把手的,屈指可數,甚至有時候會一個都沒有。在偉大文學家魯迅的筆下,就有相當深刻的描寫。國人愛熱鬧,愛看“砍頭”,喜歡那帶血的饅頭。
要是那個勇鬥歹徒的英雄贏了,圍觀者會為他鼓掌,會喝彩,會將他奉為英雄。可要是他輸了,那麼在對他惋惜的同時,甚至有些人還會罵他是傻子,是白痴。
我們的國人是矛盾的,他們既善良,可也自私。
那些同學雖然已經進入了高階知識分子的行列,成為了在校大學生。但是,他們的身上,也很難擺脫這種根深蒂固的影子。
他們或許有人真的很想做個拳打東洋鬼子,腳踢西方魍魎的英雄。只是這需要一個基礎,那就是自己的實力。要是有必勝的實力,那麼人人都會爭先恐後。一旦自己覺得不行,就會畏縮不前。
不久前發生的那些校園,要是單個的學生,或者兩三個學生,基本上不可能會發生得那麼惡劣。兩三個學生,並不會有一定穩贏兩個留學生的篤信,而且,他們也擔心惹上留學生後會給自己帶來無盡的麻煩。鬥鬥嘴可以,動手,幾乎不可能。
可是那天人太多了,每個人都堅信,那麼多人動手,兩個老外絕無勝算。而且,我們還有一個傳統,就是法不責眾。大家就是抱定了這樣的想法,才搞出那麼大的事件,不少人受到深度牽連。
在武術協會里邊,幾乎都是中華國人,裡面並沒有什麼留學生。因此,就造成了一個現象。就是那些中華學生,不清楚那些老外的“功夫”到底到了什麼樣的程度。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可是由於留學生不參加武術協會,他們就不知彼,甚至也未必知己。真就使得他們普遍缺乏底氣,沒有參照物。他們根本不知道,那些留學生中的多數人是抱著玩的心態報名的。勝負的壓力,在他們的心理上,並不重要,關鍵是玩的過程。
在外國,雖然也在乎面子,但是其程度,遠遠低於我們。從體育精神上說,輸了其實也沒有什麼,只是在我們看來,要是輸了,尤其是在自己的國土上輸給了老外,被他們踩,那是極度沒有面子的事情,是難以接受和抬不起頭來的巨大汙點。他們並不覺得,自己參加了,就是促進中外友好,促進互相瞭解與交流。“為國爭光”猶如一座大山壓在了無數人的心頭。
種種因素疊加,從而就使得報名參加中外武術大賽的華人學生遠遠低於海外來的留學生,尤其是那些發達國家的留學生。向觀奇,就算是會長,他也只能確保自己帶個頭,報名參與比賽,卻沒法強人所難,強制要求其他人也報名。活動的原則本來就是自願性的。
羞憤的左維生很想甩手就走,缺了張屠夫也不可能吃帶毛豬。只不過之前向觀奇一再推薦說,如果要這次活動不丟人,最好說服陳康傑報名參加。
向觀奇甚至拿出了具有說服力的理由,也就是那個理由,讓左維生不得不繼續難受的坐在這裡。
“陳文,不管你怎麼看待我們,也不管你怎麼看待這個活動,如果我們這邊沒有幾個人報名參加,或者我們輸得很難看的話,那丟人的並不僅僅是幾個人,而是我們所有人,包括我,也包括你。雖然我是學生會主席,你是副主席,我們代表的是所有同學的意志,要公平公正的看待每一個學生。但是,我們不可否認,我們是中華國人。當與他們面對面的時候,我們身上永遠帶有國家和民族符號。就算你不是體育部的分管副主席,就算這次的活動與你沒有直接關係,如果你有那個能力,我希望你能站在一個代表國家和民族的角度來思考和決定這件事情。我們邀請或者要求你報名參賽,沒有任何的私心。”認了半天,左維生站了起來,深呼一口氣,慷慨激昂的說道。
左維生的話讓陳康傑有些意外,真沒想到他能說出這種話來。
實際上,左維生再怎麼差,那也只是相對他陳康傑而已。其實左維生也並不是一無是處,更不可能太過於不堪。要不然他能當班幹部?要不然他能當學生會主席?就算當時陳康傑沒有全力以赴,那耿斌和丁曉陽呢?他們可沒有承讓啊,結果還不是在選舉中輸給了左維生。
話都到了這個份上,陳康傑要是再拒絕,那就真的是太過分和太不知輕重了。
不過,陳康傑還是要先搞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他們為什麼會將目標瞄準自己。
“學校那麼多人,你們怎麼會想到邀請我?這點我不明白。”
“陳主席,這個是我的提議。因為我瞭解你,你是身手不凡的人。”見陳康傑語氣鬆動了,向觀奇心中一喜,急忙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