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自強頭也不回的嘿了一聲回答道:“還不是面子問題在作怪嘛,大家有了錢了,誰不想買一輛小車瀟灑一下,選擇走路和騎腳踏車,環保是環保,健康是健康,可是丟面子啊,你說是不是。”
陳康傑一想,還真是的,國人的確有這樣的面子情節,以前不富裕,大家覺得騎車和走路挺好,現在有了錢了,富裕了,就免不了想要美國的人手一車的生活。
“照我說啊,吧那個腳踏車道取消算了,變成雙向八車道,那就寬敞多了,要不然隨著來這裡創業的人越來越多,恐怕用不了多久就會堵車了。”熊自強自顧自的繼續說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熊自強也不是要給陳康傑提什麼建議,他就是一種有感而發罷了。
“不行,就算是堵車,那也不行取消。”陳康傑馬上就否定了熊自強的想法。
陳康傑雖然不是政府管理當局,但是他能做這個主,當年,這些道路就是他出錢修建起來的,就算高新科技城管委會方面有這樣的想法,陳康傑也會竭盡全力制止。
在國內,幾年之後不少城市的腳踏車道就會越來越窄,制止被完全取消,騰出寬度來讓給騎車行駛。
這樣的措施,陳康傑是不認可的,且不說環保不環保,普通人那也是騎車外出的權利,將腳踏車道取消了,豈不是也跟著將人家的這項權利取消,到時候讓腳踏車往哪裡走,機動車道上,那騎車人的安全沒有保障,人行道上,那行人的安全又沒有保障。
更何況,就算取消了腳踏車道,也不見得道路就能暢通無阻,反而是留下腳踏車道,對於緩解市民出行,是有幫助的。
“傑少,這怎麼不行呢,我看到已經有城市在這麼幹了,效果似乎還是可以的嘛。”
陳康傑道:“我雖然不是這裡的行政管理者,但是我是投資人,我不願意哪天我騎個腳踏車出來,卻沒有路了的情況發生,緩解交通的擁堵,絕對不是靠拓寬道路就可以解決的,如果取消了腳踏車道,兩年後道路還是不夠用呢,是不是要取消綠化道,在接下去是不是要取消人行道,就算是雙向八車道,十車道,十二車道,也極可能不夠用,想開車上路,那就得接受堵車的麻煩,不想麻煩,那就選擇步行或者騎車。”
熊自強道:“傑少,那你以後經常來這邊,你豈不是也要被堵。”
說了半天,熊自強是擔心陳康傑被堵在路上,在熊自強想來,陳康傑反正不會在這裡步行上班,也不會在這邊騎車上班,那乾脆就改造一下道理,熊自強是知道的,只要陳康傑想,打個招呼就能做到。
“堵就堵了,有什麼的,大不了我來這邊坐直升機來,總不能空中也堵嘛。”
說是這麼說,陳康傑並不會那麼不負責任,他反正有錢,有直升機,可是絕大多數人是達不到這個程度的嘛,一個城市的繁榮,交通的通暢的基本的保障,要是一出門就被堵得動彈不得,那還怎麼繁榮,競爭優勢又還怎麼提高。
陳康傑心想,是不是應該上馬地鐵專案了,要緩解一個城市的交通擁堵狀況,除了採用科學的管理手段之外,形成多元的立體交通網也是一個必須的選擇,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香港,其富裕程度和轎車的擁有量國內的許多大城市都完全比不了,可是人家就是不太容易形成堵車,這和他們的管理手段以及完善的出行設施是分不開的。
要陳康傑為了減緩擁堵就取消腳踏車道,減少綠化道,收窄人行道,陳康傑是不願意的,然而他也知道,如果是近距離的出行,不行和騎車可以,但要是距離遠了,就有點點不切實際,看來,得提前佈局發展地下交通網路了。
高新科技城是傾注了陳康傑大量心血和資金的地方,這個超級大專案就像是他的一個孩子,他希望這裡不但要變得富饒繁榮,還應該變得美麗和諧,只有這樣,這裡才是一個值得嚮往的地方,這裡才能確保在國內高科技產業的領先地位。
回頭,可以和瞿韓斌好好談一談,將這個投資地鐵的大專案作為他上任的一個重要成績,一條地鐵線路的建成,他投入的資金可是十分龐大的,就築城的地質結構來說,一公里的成本大概不會低於五個億,這筆錢,市裡和省裡是一定拿不出來的,他們不可能將所有的財政收入投入到這個無底洞裡面去。
陳康傑正想的入神,一陣轟轟的大馬力發動機的噪音傳進他的耳朵裡。
循著聲音的方向望去,陳康傑恰好看到幾輛豪華跑車咻咻的從身後追上來。
我靠,在城市主幹道上飆車。。
喜歡重生之改天換地請大家收藏:()重生之改天換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