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軍神色一凜道:“不能輕易輕視任何一個對手啊,他可不僅僅是娛樂界的名人啊,他還是人大代表,而且,他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身份。”
劉華偉問道:“什麼身份。”
劉紅軍一字一句的說道:“宏源投資集團的顧問。”
“宏源投資集團的顧問,我怎麼沒有聽說過。”劉華偉迷惑道:“宏源投資集團可是一家全球頂尖的投資大鱷,陳康傑給他們做顧問是不是有點聳人聽聞了。”
劉紅軍道:“他的這個身份,不是你們可以知曉的,確切無疑,省委這邊有相關的記錄提到過,而且很多跡象都表明,他與宏源投資集團的總裁歐陽震華過從甚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劉華偉沉吟少頃後說道:“爸爸,這估計是借用他的名氣而已,就像很多公司都弄一個形象代言人一樣,這些人從公司老闆那裡拿到一筆錢,而公司又可以藉助他的名氣提升自己的形象,現在都流行這個,就連我們的嶽峰實業,也有這方面的打算。”
劉華偉由於沒有與陳康傑打過交道,對陳康傑的內情又知之甚少,於是他就只能以大眾的、世俗的眼光來看待這個事。
“或許吧,不過他們的關係據說實在是不錯,就是由於宏源投資最先在六水盤進行大量投資,何保國,陳啟剛才能快速得到提升並且走出去。”劉紅軍所處的這個位置,能夠獲得的資訊比兒子劉華偉要多得多。
“可就算這樣,陳康傑也沒有能力和理由去幹涉省裡的決策部署啊,他一個小孩子,誰會聽他的,況且,哪個商人不逐利,這麼大的商機,難道還會有人和錢過不去。”劉華偉還是堅持自己的認識。
劉華偉經商是一把好手,他能在紛繁複雜的商業環境中找到最大利益所在,也能夠很好的利用人脈關係切入進去,攫取豐厚的金錢,然而,他對政治的理解能力就沒有經商那麼遊刃有餘了,這也是他不願意走仕途的重要原因。
在劉華偉看來,走仕途太累了,從小他從劉紅軍看到的基本上就是鬥爭和疲憊。
俗話說得好,千里當官只為財,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恰恰父親當了二十年的官,職位是不斷往上漲了,可是家裡的經濟條件卻還是那個樣子,變化不大,於是劉華偉的大學沒有選擇青年政治學院,而是到明珠那邊的財經大學就讀,他要走另外一條道路。
那些年,劉紅軍相對來說是個很不錯的幹部,為官清廉,踏實肯幹,做起事來,很有毅力和韌性,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他的這種行為和作風贏得了不少人的賞識,故而才得以平步青雲。
劉華偉不願意像父親那樣清貧為官,他的那些同學父母沒有一個有他爸爸的職務高,可是那些同學很多人的生活都比他還好,這給他的刺激是很大的。
改革開放之後,很多頭腦靈活,或者敢拼敢闖的人都富了起來,劉華偉的好幾個同學家裡都是做生意的,有一家還僅僅是做紙品批發,說白點就是專門賣衛生紙的,那個同學開始還自覺比劉華偉低一等,他們家是做小生意,而劉華偉的爸爸是政府高官,可是當自己能隨隨便便拿出幾百塊來請客而劉華偉一百塊都不敢亂花的時候,那位同學就不覺得自卑了。
久而久之,那些出手闊綽的同學不但不覺得自己比劉華偉低一等,反而還神氣起來,這樣的刺激讓劉華偉堅定自己一定要賺大錢,賺比這些同學家裡多得多的錢,到那時,看你們還神氣個屁。
劉華偉不走官場這條路,可是這不代表著他就完全與這條路劃清界限,多年所受的教育以及耳濡目染,讓他明白,自己想要賺大錢,賺更多的大錢,最好的方式就是藉助父親的官位和影響力。
剛開始,劉紅軍對劉華偉的選擇是不同意的,對他打著自己的名號承攬工程也是批評的,但是久而久之,家中生活的巨大改善,讓劉紅軍變化到了預設,後來直接乾脆轉變成支援。
劉紅軍也看開了,兒子想走商界發展,那就去吧,現在時代變了,要是能掙下諾大的家業,那以後也不會吃虧,這已經是一個商業的社會了,遠不是他們當年喊革命口號,玩階級鬥爭的時代可以比擬的了,並且在可預見的未來,這個社會也回不去了。
劉紅軍一旦將態度變成支援,那麼外面的錢財就像嘩嘩流水一樣往他的懷裡衝,在西山的時候,劉華偉不但參與煤礦開採,還參與到市政建設和房地產投資,他的資產,也從前幾年的一兩百萬變成了現在的上億。。
喜歡重生之改天換地請大家收藏:()重生之改天換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