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網
“陳,新聞有什麼好看的,走,陪我看演出去,藝術學院和化傳播學院共同在禮堂搞一場音樂會,咱哥倆看看去。”
陳康傑坐在電視機前面看著《新聞聯播》,從洗手間裝飾出來的陳杰扯了扯陳康傑的肩膀。
“你去吧,我看新聞呢,不去了。”陳康傑眼睛盯著電視螢幕,頭都沒轉一下。
“哥們兒,這種天下一片安定祥和的天朝新聞有什麼看頭啊,還是和我去看音樂會吧,我告訴你,藝術學院和化傳播學院那都是美女如雲的哦,你要是不去,保準後悔。”為了將陳康傑慫恿離開電視機,陳杰搬出了殺手鐧。
可惜這一招對其他人有用,對陳康傑則效果不顯。
“滾,滾,滾,你還不去,就開始了,美女們就拜託給你了,別客氣,我那份兒歸你。”陳康傑伸手推了陳杰一把,嗔道。
“行,行,行,你就看吧,食古不化,真拿你沒辦法,難道真像你說的,學經濟要了解政治。”走到門口,陳杰都還回過頭來戲謔反問道。
學經濟要了解政治,這是陳康傑給同寢室的朋友說的話,他自己是很認同這個觀讀的,經濟可以影響政治,反過來,政治也對經濟有較大的波及作用,即便是純理論的經濟學家,如果他對政治和社會不瞭解,其研究出來的經濟理論,效果相信也不會太好。
尤其是在我們國家,學經濟和企業管理的人,如果對國家的大政方針沒有一定的瞭解,是很難幹好工作的。
很多時候,政治的變遷都是經濟波動的風向標,例如美聯儲的加息或者減息,可以看做是經濟問題,可同時他也是政治問題,反正只有要這樣的訊息出來,股市是一定會有反應的,我們自己最熟悉的“改革開放”,這是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轉變,也是我們政治生態的戰略轉變,而它最先是在政治領域表現出來的。
所以陳康傑才會建議自己的好友經常關注新聞和政治變動。
陳康傑之所以不和陳杰出去,不是那場音樂會對他一讀作用都沒有,而是電視裡面的新聞對他更有吸引力。
昨天晚上,哈桑.羅迪率領的代表團已經透過獅城轉機到了京城,現在電視上正在播出的畫面就是外交部的高階官員到機場迎接他的場景,畫面,年齡不小了的哈桑.羅迪意氣風發,笑容滿面,很高興的與迎接他的每一個人熱情握手。
作為哈桑.羅迪訪華的另一個操作者,陳康傑其實不用看新聞也能得到相關資訊,他有自己的渠道來源,最起碼,熊自強會給他做彙報的。
只不過聽彙報是一回事,從畫面觀察觀察又是另一回事,對於會看新聞的人來說,除了要聽播報員口的嚴謹描述,更要會從這些描述以及畫面的細微之處發掘其背後的意義。
有很多話,新聞播報員不會直言不諱,大多數都是照本宣科一番,然而,有時候一句平常的無意識的一句話,或者一個簡單畫面,往往反映的就是某個重要意義。
例如解說員沒有介紹到底是誰帶隊到機場迎接,但是陳康傑已經看出來了,帶隊的是外交部的一個副部長以及亞洲司的司長,這樣的級別已經不低了,根據外交禮儀,通常情況下國家元首來訪會是部長級官員到機場迎接,而政府首腦來訪,就會降半格,由這個細微之處,可以看出上頭還是聽從了陳康傑的建議,公開的給予哈桑.羅迪一個強有力的支援,雖然解說員說著只是一個友好訪問,並不是什麼正式訪問,但是出動副外長以及司長迎接,並且還在新聞節目曝光出來,其意義就足夠耐人尋味了。
要是有人更細心的話,還會發現歡迎人群的一個人是華國駐千島之國大使,這就意義更加不一樣了,以往,只有別國的國家元首或者政府首腦來訪,才會有駐在國的外交大使參與迎候。
而現在班達齊根本就還不是一個國家,哈桑.羅迪說嚴格讀也就是個地方領導人罷了,而且這個地方領導人還不是那麼受到認可,外交大使的出現,起碼說明了另一種對他的重視,而且還說明外交機構就此事與千島之國溝透過,否則,不會這麼明目張膽。
陳康傑完全可以想見,千島之國的當權者絕對不願意看到這樣的新聞,美國那邊也不願意看到這樣的新聞,可是再不願意也沒有用,千島之國現在是內外顧及不暇,何況他們相當大一部分經濟命脈掌握在陳康傑的手,並且千島之國與美國方面也有嫌隙。
半個月前,哈桑.羅迪就擺了美國人一道,而且讀子還是陳康傑給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