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網
邵書記和安市長走了,走之前,按理說,出於禮貌陳康傑應該和他們有一個起碼的互動,不過考慮到自己的身份,陳康傑還是忍住了,總不能和別人握手說話而不介紹自己的身份吧,那豈不是更加失禮。
“總,黃委員最近很忙,他是沒有時間來給你道賀的了,他老人家讓我幫他轉達對你的祝願,好話我剛才已經說了,就當我完成任務了哦。”坐下來之後,歐陽震華坐在陳康傑的右手邊,主人的新郎堂森坐在他的左手邊,其他人就隨便坐了,剛坐定,陳康傑就先將別人委託的任務先完成。
陳康傑口所說的黃委員,就是主管外交事務的國務委員黃振華,作為親戚,堂森當然也是邀請了黃振華了的,儘管他們這個層級的領導不太可能會親自來,但是禮節必須盡到,照計劃,黃振華有心來一趟,反正國慶期間嘛,忙完前面三天就事情少了,而且,堂森今天的地位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冶金部的小職員可比,他來一趟,可以加深兩家的感情和關係,說不準以後誰用得上誰,幹完這一屆,他黃振華是要退休了的,留下點人脈資源,對自己的後輩大有好處。
可是陳康傑的橫插一缸,使得他接到了一個大任務,這樣就被羈絆住了,不能前來。
其實有一點陳康傑一直很納悶,黃振華從來沒當過外交官,一直在地方工作,擢升為國務委員之後,按理說不應該主管外交工作,央對外工作領導小組的組長又不是他,簡直有點不倫不類。
這次透過與趙志邦的談話,陳康傑終於知道是什麼原因了。
黃振華做的就是一個過渡性工作,算是衛華送的一份禮物,外長和對外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都是衛華的人,將黃振華夾在間,其實是為了讓趙志邦有一個外交資訊的來源渠道,幫助他快速瞭解外交工作而已。
就這樣,黃振華再不懂,也只能趕鴨上架,邊學邊幹,稍好一點的是,主管亞太的副外長是趙志邦提名上去的,這對黃振華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協助和補充,反正黃振華處在半退休狀態,能做一點是一點,對他來說更主要的是那個副國級待遇,這對一個正部級政治人物來說,是很重要的,起碼名義上算是黨和國家領導人了。
從這點,陳康傑深刻的知道我們國家的機構和人員是多麼的臃腫,官民比例達到了歷史的最高峰。
資料顯示,西漢時期官民比例還是1:7945,就意味著整個國家的官員總數不超過6500人,如果再按照漢代全國103個郡國的行政區劃的劃分,那麼平均每個郡國)也只有60幾個人,據記載,漢代的大郡,官員總數不過百餘人,但是人口卻超過10萬,這種記錄隨著歷史的發展而逐漸發生了變化,唐高宗時,我們的官民比例達到了1:3927,即3927個人養活一個官員,元成宗年間,這個數字改為1:2613,明神宗時代這個數字大約是1:2299,今天我們所能夠尋找到的歷史記錄,康熙年間的官民比例大概是最高的,約為1:900,在目前對於康熙年間的全國人口總數仍然存在較大的爭議,多者認為已經過了2億,而少者認為不到數千萬,僅以普遍能夠接收的數字1.5億人來說,大約當時已經有了將近170萬的官員。
而現在,我們吃財政飯的公務員和企事業單位幹部還有不少的合同工)居然高達四千萬,這是一個多麼恐怖的概念,官民比也就是130的樣,三十個人就要養活一個“官員”,老百姓的負擔何其之大。
經常都聽到喊精簡機構,精兵簡政,可是奇了怪,由納稅人撫養的人是越減越多,機構的數量也許減少了,但是機構的規模卻相迎的變大了,這等於是換湯不換藥嘛。
而同期日本的官民比日本是1:150人,法國是1:164人,美國是1:187人,就連千島之國也比我們低好幾倍,198人,看來我們的政府真的是代表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真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好像老百姓不會花錢,不懂得花錢,要他們幫著花一樣。
有人可能會有不同意見,可是看看我們的三公經費就知道了,不完全公開的情況下都能有幾千億之多,相當於平均每一個公職人員在薪水之外還有一萬塊可用,而很多底層的老百姓,一年能賺的或許就只有一萬,其實我們可以理解成他可以賺兩萬,只是另外一萬被別人拿去花了而已。
心裡不舒服陳康傑也只能感嘆,就像趙志邦說的那樣,政治是無所不包的,要解決,透過經濟手段萬萬不行,只有掌握了政治大權,從政治領域內部著手才可能,陳康傑再有錢,這麼多人讓他來養,他也同樣養不起,當然了,這裡面到底水真正有多深,阻礙會有多大,陳康傑作為一個局外人,暫時是還搞不清楚的。
陳康傑雖說不想喝酒,但是他終究還是逃不掉,坐下來聊了幾句之後,堂森就站起來向他敬酒道謝,也是這時候,除了歐陽震華之外的其他人才知道陳康傑居然送了一套江都的古宅給堂森做結婚禮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江都作為千年古城,大規模的城市建設又才開始沒幾年,很多古巷古宅都還暫時儲存著,想到堂森啥都不缺,就安排人買了一個四百多平方的清代遺留庭院送給他。
“這個院現在可能價值只有兩百萬,但是十年後,怕一千萬也買不下來。”這是歐陽震華給出的評價。
實際上歐陽震華都不知道,依照過幾年房價的飛漲速度,這種古色古香的院,別說一千萬,兩千萬能買到,都是十分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