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網
科特說的沒錯,日本人當然幹,不過人家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並不是為了理查德.科特。
日本人之前一直與理查德.科特有良好的合作,但是這並不能說明他們互相之間就是完全親密無間的盟友,要不然的話,科特也不會將歐陽震華他們找來充當對日本人施壓的砝碼。
日本人只屈服於強者和利益,對於友誼,他們似乎缺乏這樣一種基因,你比他強,給他的利益足夠多,那麼他就會選擇你做盟友,反之,則有可能隨時吃了你都不一定,也許是地理因素影響了心理表現,在近代和現代史上,日本人取得過輝煌,然而從更長的歷史來看,他們一直都缺乏戰略的眼光,尤其是戰略的胸懷。
理查德.科特與安德魯.費舍爾見面後,不但面對了記者,還舉辦了一場記者招待會,他希望透過自己的辯解,能洗清自己身上的汙點和嫌疑。
“州長先生,我們想知道,你到底有沒有像報紙上說的有沒有出賣全民的利益,報紙上說的是不是真的。”,一開始,就有記者開明見山的問道。
“沒有,當然沒有,那些都是一派胡言,自從我擔任這個職位以來,一直兢兢業業,盡我最大的努力給我們西澳洲的全體人民創造財富和利益,我曾經宣過誓,我會忠於法律和人民”,站在臺上,理查德.科特手舞足蹈的回答道,從他的良好精神面貌和充足的說話底氣來看,瞧不出他受到了此事的影響,也增加了他言語的說服力。
“難道報紙上說的都是假的,可是我們看到內容很詳盡,連詳細的價格和方案都有,這怎麼能是虛編的呢。”,顯然,記者們不那麼好糊弄,反而將他做了有罪推理。
“呵呵,造假嘛,當然要造得像一點,要不然,怎麼會登在報紙上,否則,哪裡會有人相信,這顯然是有人對我的惡意中傷,我再次表示,我保留將這件事付諸法律的權利,必要時我會起訴那家報社和編造這條新聞的記者,,,,,。”,似乎很多大人物遇到麻煩後都喜歡引用這句話。
也許是國外的法律意識比較強,相關的法規也很健全,因此拿起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成了民眾的普遍共識,這種說辭最先是在國外流行,可是隨著後來中華國對外開放的加深,特別是國外影視作品的大量傳入,這種對待所謂“汙衊”的時候,大家都學會了這樣的說辭。
實際上,國內的在這方面的法律是極不健全的,別說面對虛假的汙衊,就算是真的,也很難透過法律拿到什麼說法,即便法院真的判決勝利,對方受到的懲罰也是微乎其微。
“假的就是假的,不管制造得多麼真實,那都是假的”,最後,理查德.科特還加強語氣說道。
“科特先生,你說那條訊息是虛假的,有什麼可以證明呢。”,一個女記者拿著筆記本問道。
“很簡單,我們與日方是有在進行相關的談判,可是合同還未簽署,既然合同都還沒有簽署,那又怎麼可能是真的呢,最多也就是臆想加惡意的猜測,而且,與我們就資源開發進行談判的,也不只是日本企業,還有香港企業,由此可見,那不是惡意的栽贓是什麼。”,理查德.科特攤開雙手提高聲線對臺下的記者反問道。
記者們被理查德.科特的反問弄得面面相覷,因為依照理查德.科特的所說,那確實是汙衊,但是他們又有一些懷疑,覺得事情不會那麼簡單,由此可見,《澳洲人報》上面的這條新聞真的是很詳細,已經取得了大多數人的信任。
“科特先生,既然你們正在與日本人進行投資的談判,那麼能否公佈一下,談判的內容是怎麼樣的,有沒有達成某些共識。”,一個男記者見大家剛才還興趣濃烈,現在卻冷卻了下來,因此高高的舉起右手問道。
這位男記者的問題真可謂是問到了點子上,大家的興趣又被他的這個問題勾起了興趣,齊刷刷的將眼睛對準理查德.科特。
理查德.科特突然表情有些尷尬,目光中伴有閃爍,因為談判的內容是不能公佈的,那篇新聞報道里面的內容原本就是談判的內容,要是公佈了,那豈不是自己找死,既然不能實話實說,那就只能現編,此時原本就患病了的科特大腦正在飛轉,他得好好組合一下說辭,面對記者說出去的話,可是不好收回的。
“由於專案的談判還在進行之中,有些內容還屬於商業機密,因此是不便透露的,再說了,這方面的工作都是商務部在具體辦理,你們問我的話,應該還不如問納什部長”,科特想了想,還是隱隱的將納什推了出去,先埋下將他當成替罪羊的伏筆。
實際上對於理查德.科特來說,這真的是忙中出錯,他也不想想,傑弗裡.納什只要不是白痴,他這麼說,不是在提醒納什了嗎,就算記者會後他能找到納什對好口徑,納什也未必會按照他安排的說啊,原本與日本人的談判,他就已經將納什在一定程度上排除在外了,納什能沒想法嗎,知道報紙上的內容後還會給他背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只不過這一切都不會發生,科特已經不用找納什對口徑了,剛才的那個男記者已經幫助納什先將他摘出來了。
“科特先生,今早我已經採訪過納什部長,據他所說,他主要是負責與香港企業進行談判,有關與日本人的合作是你在全權主導,具體事宜也是你親自參與的,對此,你有什麼評價。”,這位男記者像是舉起手掌給理查德.科特一巴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