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網
對陳康傑來說,這幾天真是大事不斷,給趙志邦打過電話的第三天,黨刊上就出現一篇文章,《論蘇聯的現狀和我們的警惕》,這是一篇署名文章,作者儼然就是趙志邦,何保國和陳啟剛,當然,趙志邦是領銜,何保國和陳啟剛只是敬陪末座。
陳啟剛拿著這本黨刊回來,一臉的凝重,陳康傑詢問之下,陳啟剛將這篇文章遞給陳康傑自己看。
整片文章大體上和陳康傑說的差不多,不過增添了很多內容和潤色。趙志邦還不至於淺薄到照搬陳康傑的話語的地步,他是結合自己的想法加上陳康傑的推測寫出來的,當然,中間也打過電話和何保國還有陳啟剛溝通。他們二位也幾乎都是以趙志邦的意見為主,偶爾新增一些自己的意見,總不能完全邯鄲學步嘛。
“老爸,這是好事啊,你都上黨刊了,幹嘛還愁眉苦臉的啊?”,陳康傑挽著陳啟剛的手笑著問道。
“雖然我也贊同趙書記和你乾爹的意思,經過這段時間的思考,蘇聯真的會解體,可是,你沒經歷過我們國家的文化運動,這篇文章發表出來,黨內一定會有激烈的反應的”。
陳康傑似乎若有所思的點點頭,陳啟剛也沒管陳康傑有沒有明白他的話的意思,拿起黨刊自己回房去了。
第二天,黨刊上就出現了討伐文章,大肆批判趙志邦他們這是有心破壞中蘇之間的友好關係,他們根本不相信蘇聯老大哥會真的倒塌,而趙志邦他們三人,是在為西方資本主義張目,如果按照他們說的,作為兩個超級大國之一的蘇聯會在近期分解,那麼這是不是也在暗示我們的社會性質也會發生改變呢?側面也是對我國現有路線的否定,這是典型的斷章取義,大扣帽子,看得出,這篇文章是出自保守派之手。
隔了一天,不但黨刊上有批評文章,連黨報上也有一篇《我們要走歷史的倒退嗎》的文章,這篇文章把趙志邦他們三人說成是思想有問題,對他們大事抨擊,是要破壞改革開放取得的大好局面。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不管是批評他們左還是右,保守還是激進,都是用趙志邦他們三人文章裡面的文字做論據,兩邊都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總之呢,他們三人就是不對的,是搞破壞的。
這幾天,何保國他們受到的壓力也很大,周圍很多人都在議論他們的文章,議論他們的政治態度。最先還可以不在乎,但是當走在辦公樓,開會的會場裡,都能感受到被議論的時候,如果說心裡沒有點擔憂和忐忑,那就是在自欺欺人了。一貫和趙志邦工作比較配合的省長最近也有點浮動,這些文章已經發表幾天了,也不見中央有什麼說法,出於預設狀態,所以很多同僚都覺得趙志邦三人算是哉了。
在我國,似乎什麼錯誤都可以犯,唯獨不能犯思想錯誤和政治錯誤,那是雷區。
到了第五天,黨刊上又發表了一篇趙志邦三人的文章《一個黨員的忠誠》,這篇文章主要是進一步闡明自己的觀點,沒有保守傾向也無激進傾向,只是做了一名黨員該做的事情,將自己的想法和觀察彙報給黨中央,報告給所有的黨員同志,以便能起到警惕的作用,正所謂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嘛。
這篇文章算是對之前對手們抨擊的辯解。
《一個黨員的忠誠》的出現,對手們以為他們是要進行論戰,所以接下來很多黨內報刊上都出現了進一步批評的聲音,把他們說成是一葉障目和掩耳盜鈴。對於這些批評,趙志邦他們三人沒有再理睬,將心思都用在工作上,這是最好的應付辦法,也是無奈之舉。
三人中,受影響最小的要算陳啟剛了,他級別低,自然不怎麼受關注,反對者們還是主要將矛頭更多對準趙志邦這個有可能會再進一步的對手。而且,陳康傑他們捐建的希望小學都到了收尾竣工階段,他得忙著到各鄉鎮去視察情況呢,而且根據陳康傑的意見,他還得組織職能部門編寫‘產業發展規劃’,只要還在這個位置上,那就要做好每一天的工作。
因為三個人的到訪,陳康傑的心思也離開了那毫無意義的“論戰”,關注起真正重要的事情。
“小杰,這三位同志要找你有事,你和他們聊一下”,陳啟剛帶了三個人回來,兩男一女,兩位便裝,一位軍裝。
“爸爸,他們是。。?”,陳康傑雖然知道應該是趙志邦聯絡的結果,蘇聯之事而來,可是還是得問一下。
“我們是首都來的,這位是我們科工委技術委員會的曹主任”,那位穿軍服的看起來是個少校,代替了陳啟剛,將手延向中間的一位戴眼鏡的五十出頭的婦女,然後又介紹旁邊一個有些禿頂的中年男子,“這是我們空軍某軍魏參謀長”
那個曹主任,陳康傑不認識,不過這個魏參謀長腦子裡有印象,名叫魏亮,這人後來升任空軍司令,陳康傑重生前在電視裡面看到過。
“小杰,你好啊,我們可不是壞人哦”,曹主任看了一眼陳啟剛,彎下腰對陳康傑笑著說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我知道你們不是壞人,我也知道你們來幹什麼”,陳康傑自信的說道,轉頭看看臉色不善的陳啟剛。
陳康傑暗叫不好,老爸估計是責怪自己沒把這事告訴他,反而是外人找上門來還矇在鼓裡。哎呀,這可怎麼解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