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歸說到最後李巖還是把他們一夥人的作案經過說了出來,大部分都跟左儀猜的相差無幾,只有一些細節不一樣。
左儀猜測這夥人是在花茶裡下的藥,但其實不然。
李巖告訴左儀,他們是在各人的飯食裡放了一定劑量的菌菇,這種菌菇在豫州城外的山中可以採到,吃了可以讓人陷入沉睡。
至於左儀為什麼沒有完全睡過去,確實是因為李巖想著有個人可以出面說話,然後順利將丟失貨物的事情推到這個與旁人不同的人身上。
可沒想到左儀愣是什麼都沒說,害他們只能將夥計帶走,還損失了左儀這麼一個大肥羊。
不過現在知道了左儀的身份,倒是慶幸沒有計謀得逞,否則如今的罪責豈不是更重。
至於李巖如何跟逆旅店家勾搭到一起,李巖的說詞是兩人本就認識,只是以前是點頭之交,後來因為在城中見的次數多了,自然而然的熟絡起來。
李巖起初有這個想法還是店家給出的主意,說是反正城中這麼多客商古怪失蹤,偶爾一個丟貨的,也不會引起人注意。
用這種方法他們自己先實驗過,丟了貨物的客商並沒有多大懷疑,都被店家那些關於城中傳言給嚇住了。
他們急匆匆的離開豫州城,甚至連城門都沒進,更何況去報官。
幾次試探下來沒有例外,李巖等人的膽子就大了許多。
店家的胃口也大了許多,一些小客商他們看不上,就開始把目光盯到了帶著大批貨物的商隊上。
這次的商人不是第一次,只是以往沒有這麼貴重的貨物罷了。
所以當店家聽說商人這車貨物價值千金的時候,著實震驚了一把。
李巖他們後到,聽到貨物過於貴重,也是嚇了一跳,只是當時的情況是騎虎難下,不得不硬著頭皮幹。
何況如果這一單買賣幹成了,那至少兩三年間都不必冒險偷盜貨物。
他們抱著僥倖的心理一步一步試探,只可惜把左儀這個人給算錯了,他並非什麼一般商人,而是新上任的大人。
這一次翻船,李巖覺得沒什麼意外。
左儀看著小吏將口供一一記錄,一字一句沒有任何差池。
包括李巖偶爾說錯的一個字,小吏也都記錄的清清楚楚。
等一切都寫完了,小吏將紙拿起來吹了吹,順手遞給了老丈。
左儀沒有任何驚訝,只抄著手笑看這一幕,等著老丈看完了再遞給他。
口供其實沒什麼可看的,都是李巖說的話,但這一系列動作讓左儀更加明確了一點,豫州城的衙門,一點不比鳳錦縣那裡平靜。
那位看上去熱情過了頭的知州雖然好說話,可好說話的人千千萬萬,大多都只是表面功夫。
左儀認識的好說話的人之中好幾個背地裡做事狠辣決絕。
他爹岐國公曾說過,表面上好說話的人有兩種,一種是真的天性純良,一種則是捅刀子的好手。
在京城見過的那幾個屬於後者,終於前者,左儀腦子轉了好幾圈,好像也沒想到有誰。
左儀只看了幾眼,漫不經心的點頭嗯了一聲,“此事到此便跟我關係不大,後續就請諸位多勞心,我初來乍到,實在沒什麼心思管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