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吃了早飯,祝凝出門去徐家,說媽媽工作的事。
夏臻則去找耿啟中。
“誰膽子這麼大,敢動祝阿姨的工作?”耿啟中聽後非常惱怒。“回頭我找他的上級單位,給他一個深刻的教訓,再找人查一查,有沒有違法亂紀的事。他敢這樣肆意妄為,想來不是好東西——”
這人腦袋少根筋嗎?在調動別人的工作前,居然不先調查一下她的背景?
雖然祝阿姨家裡沒有人當領導,問題是她有個讀名牌大學的兒子啊!
只要稍微打聽一下,就能獲得相關資訊。
除了大學生,他還是個出版了幾本小說的大作家,在這個時代,文化人絕對受所有人尊敬。
加上他人脈豐富,賺錢能力厲害,連自已都要討好。
招惹他的家人,等於捅了馬蜂窩。
由此可見,這人不但見識和眼光有限,層次還很低。
這種人根本不值得同情,直接動手就行。
“只要查查他有沒有不法的事就行了。”夏臻雖然想對付他,卻不想突破底線,無中生有誣陷他。“如果他在工作上沒問題,就沒必要因為我媽的原因,從而針對他。”
一開始他確實很生氣,認為那個廠長這樣做,丟了自家的面子。
耿啟中這樣一說,他又覺得自已有些小題大作了。
這時候的國企和集體企業,一把手權力確實很大,大到可以一言決定下面工人的前途和命運。
計劃經濟時代的每家企業,內部都像一個獨立的王國,工人的生死病死,都跟企業掛鉤。
如果不出意外,工人在那邊出生,在那邊成長,一輩子都會在企業度過。
就算退休了,他的子女也會頂他的職,繼續在企業工作下去。
“放心,我不會以權謀私的。”見夏臻這樣說,耿啟中頓時笑了。
他還怕夏臻不依不饒,讓自已冤枉好人呢!
正常調查一下,自然是最好的,自已也不用有心理負擔。
“經過這次的事,我媽肯定不合適,繼續呆在電機廠工作了。”夏臻說了自已的打算。“加上我姐馬上要出嫁,家裡剩我媽一個,肯定會孤單和難過。我打算讓她去糧管所工作,這樣她們母女每天都能見面了——”
都是好朋友,這事直接說清楚比較好。
又把自已的顧忌提了提,希望他出面解決調動工作的事。
“行。”欠了太多夏臻的人情,耿啟中巴不得有機會幫忙和償還。“你等我的訊息,估計週一就能有結果。”
平時父親在家的時候,也為如何跟夏臻相處的事煩惱。
朋友之間最好的相處方式,就是相互幫助和扶持。
如果一方處於弱勢,經常獲得對方的幫助,卻無法回報對方,雙方的地位就會慢慢不對等。
時間長了,原本的關係就會變味,這是耿家不願意看到的。
“那就麻煩你了。”夏臻知道他就到做到,不會應付自已,就爽快地站起來。“如果你這邊有什麼問題,我們再聯絡。”
事情解決,他沒有留在耿家吃午飯,直接回家。
回去的路上,他從禪境花園弄了些馬蘭頭,帶回家讓媽媽燙熟後涼拌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