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現在除了收購、加工、運輸和批發之外,還增加了一條建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件事一旦開了頭,接下來服裝市場,菜市場和農貿市場等等,都會跟著興建起來。
而這五項內容,雖然都建立在農產品的基礎上,卻有一定的獨立性。
每項內容想搞好,都必須單獨規劃和研究,形成獨立的產業群。
不管集體建廠還是私人辦作坊,都能帶動舜江縣的經濟快速發展。
幾人同時坐直身體,仔細聆聽。
馬應輝還好一點,因為得到訊息比較早,也跟兒子討論過幾次,就算現在內容在增加,也不意外。
於春傑卻是第一次知道詳細內容,可以說大開眼界。
原來簡單的組織農民搞養殖和種植,就能帶來這麼大的變化,太不可思議了。
如果自已在滬市也搞這一套,那變化可以說是天翻地覆的。
畢竟這是全國最大的城市,對農產品需求量極其大。
如果在城市郊區搞試點,那周圍可以建起無數個相關產業,能解決多少返城知青的就業問題啊!
反應最大的卻是徐永亮。
他以前一直以為夏臻只是頭腦聰明,少年老成,所以才能寫文章和考上名牌大學。
至於交到很多朋友,自然是因為他優秀,才吸引同齡人靠近。
這很容易理解,畢竟每個人都有慕強心理。
你越優秀,身邊追隨的人就會越多。
現在看他在兩個大領導面前侃侃而談,才知道他能得到這麼多人的重視,絕不僅僅如此。
他比較好奇的是,這些明顯屬於經濟方面的先進知識,他是從哪裡學到的?
“這個專案,如果全部做成功了,比我想像的還要大十倍。”等夏臻說完,馬應輝見於春傑還在思考,一時沒打算開口,只好先說了一句。
這肯定是他的心裡話。
兒子第一次帶訊息給自已時,他只以為兒子和夏臻又找到賺錢的路子了。
隨著專案研究得越來越深入,他才發現,這裡面可做的文章太多太多,多到超過自已的想像。
如果自已願意,至少可以新建二三十家企業,接納上千人就業。
在對舜江縣而言,機遇實在太大了。
隨著產量的提升,縣城消化不了,就會往越州市發展。
到了那時,市裡也會獲得好處,解決一部分人的就業問題。
如果自已上任第一年,就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到時還怕得不到老百姓的好評嗎?
“是啊!”於春傑反應過來。“這還是以縣城下面一個公社為基礎,如果放在滬市,只怕規模會大到不可想像的地步。”
這是他以自已的經驗做的判斷。
卻不知道前世有餘杭這個參照物,夏臻透過它帶來的變化,對這個結果早就一清二楚了。
喜歡重生薔薇歲月之1979請大家收藏:()重生薔薇歲月之1979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