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女兒嫁得不遠,都在舜江縣城,只是工作原因,平時很少回來。
她們都是棉紡廠工人,經常要倒班,工作非常辛苦。
還有一個原因則是,周奶奶當初對婚事不大滿意,女兒卻非要嫁,中間多少有些隔閡。
現在周家日子越過越好,兩個女兒卻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連孩子穿的衣服都是又肥又大。
這顯然是女兒故意讓裁縫師傅做大的,希望這樣能多穿幾年。
對兩個女兒的做法,周奶奶雖然不滿意,卻因為心疼外孫,加上大過年的,就沒有說什麼。
年前她還讓孫子周曉聰,給兩個姑姑分別送了一些年禮,包括自家產的豆製品,以及一些布料和雞鴨魚肉等等。
沒想到她們今天回孃家,卻讓外孫穿成這樣。
兩個女兒女婿已經知道周家做豆腐的事,內心非常佩服自家老孃的本事,居然靠做豆腐賺了這麼多錢。
今年過來時,私下就已經商量過,不管老孃說什麼難聽的話,都要乖乖地受著。
棉紡廠雖然穩定,工資實在太少了。
如果能跟老孃學會做豆腐的本事,那家裡就空出一個人做這個,以後家裡就不用過得這麼寒酸了。
所以夏臻一家回家時,正好看到這樣一付其樂融融的場景。
“你們這麼早回來了?”周曉聰吃過晚飯,正陪幾個表兄弟在院子玩摔炮,看到他們一家三口,笑著問道。
又讓表弟們叫人。
老家這邊的風俗,鄰居的親戚,一般都跟著主人家叫。
比如夏臻是周曉聰的兄弟,他們也得跟著叫哥哥。
而周曉聰叫祝琴嬸嬸,他們也得這樣叫。
孩子們對外婆家其實不陌生,以前跟父母過來時,其實已經教過他們怎麼叫人。
只是孩子們大多怕羞,不大願意叫。
現在夏家不一般,今天他們在家吃飯時,大人就已經嚴厲警告過,如果不聽話,就不給壓歲錢。
孩子們大多在七八歲到十三四歲,還沒到叛逆期,此時乖乖地叫道。
“真乖。”夏臻多少能猜出周家人的想法,所以大方地拿出幾個紅包,一人給了一個。
裡面包得不多,每個包了五塊錢。
這在現在,跟前世給一千塊差不多了多少。
最小的那個孩子,偷偷開啟看了一下,然後興奮地跑回家,向老媽彙報去了。
在他們眼裡,能拿到一塊錢的紅包,已經非常興奮。
現在拿到這麼大,可以說樂壞了。
夏臻笑著搖搖頭,沒有說什麼,回家問李自強吃了晚飯沒有?
原本他們想讓他一起去舅舅家,只是他覺得自已一個外人不合適,最後沒有勉強。
“今天家裡有人過來嗎?”聽說他已經吃了晚飯,夏臻又問道。
夏家人丁單薄,要走的親戚不多,照理講今天不會有人來拜訪?
只是他認識的朋友不少,說不定會今天過來找。
李自強搖搖頭,表示沒有。
夏臻也沒在意。
睡覺還早,就出門一趟,給耿啟中打了個電話,打聽賀建權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