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上面的熱水裝置,跟灶裡的盤腸壺差不多,水燒開後可以直接裝進暖水瓶裡,連燒水的事都省了。”
所謂盤腸壺,就是用一根圓圓的空心銅管子,盤成一口鍋大小,安裝在鍋的下邊,上面有一隻兩升大小的水壺,安裝在灶上兩口鍋的中間。
燒飯炒菜時,水壺和管子全部加滿水,水受熱後自然對流,直到開燒開。
只要把盤腸壺裡的水舀起來灌進熱水瓶,就有開水了。
正常家庭做一次飯至少能灌一暖瓶開水,中晚兩頓兩壺水,足夠一家人飲用了。
他打算把壁爐上面的水箱,打成倒凹字形。
這樣往凹字中間的縫裡塞柴燒火時,周圍和上面同時受熱,熱水的速度就會快不少。
趁時間還早,夏臻出門找白鐵皮匠,說了自已要打東西的形狀。
至於水箱的容積,他考慮到用水量和使用頻率,決定打50升就差不多了。
順便讓他裝好進水口和出水口籠頭。
至於安裝和接水管的問題,得找專門修自來水的師傅,一般每個街道總會有類似的師傅。
每年冬天的時候,如果水管沒有保護好,結冰出不了水,或者管子凍裂了漏水,就需要他們來修理維護一下。
夏臻晚上接連走了四處地方,才把需要做的事情全部安排好。
師傅們都很客氣,願意放下別的工作,先幫他做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原因很簡單,他進門時給每人丟了一包煙,還是他們自已絕對捨不得買來抽的大前門。
想要人家心甘情願做事,沒有比香菸開路更好使了。
反正都是於永攀和馬萬喜送的,他自已不抽,到時最多過年時招待客人,或者拿去送給舅舅。
何況他給的工價,幾乎是正常的兩倍,誰不想幹這種來錢多的工作啊!
耿啟中那邊的速度也比夏臻預計的要快。
第二天中午,要招的縫紉師傅就差不多齊全了。
至於縫紉機,則更簡單了,大多數人家裡本身就有,直接抬過來就可以用。
至於加工地點,位於龍山腳下一處廢棄的舊廠房內。
就是房子很久沒有收拾了,加上窗戶也有多處地方漏風,站在裡面,每個人都冷得瑟瑟發抖。
耿啟中見這樣不行,乾脆讓人抱了幾捆乾柴,直接在車間中間的水泥地上燒起火堆。
這樣一來,房子頓時暖和了。
過來接電燈的師傅,幹活的速度也快了不少。
最後讓大家把縫紉機沿著火堆圍成一圈,雖然隔了一米遠,依然能感受到溫暖。
等木柴燒得差不多了,又放進幾塊大柴進去。
這時候溫度已經很高了,不用在用大火,只要保持有火在燒就足夠了。
至於裁布車間,放在一間和倉庫連在一起的密閉房間裡,因為吹不到風,倒不覺得寒冷。
經過半天雞飛狗跳的準備,第三天所有人就正式開工了。
夏臻第二天依然在家裡考慮壁爐的事,沒有去管耿啟中的安排。
反正合作過多次了,相信他能輕鬆完成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