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來,這件事辦好的機率,至少到了九成以上,他必須全力以赴,把自已的價值體現出來,到時才有機會分到大部分功勞。
街道需要解決大量的無業人員,團委那裡何嘗不是?
他已經想好了,只要自已掌握主動權,到時分到一半的招工名額,自已到團裡的第一份成績單,就很漂亮了。
夏臻等他離開後,站起來準備出去一趟。
昨晚睡下後他想到一個問題,自已給李廣提意見,讓他在河裡丟一些木頭和竹排,方便螺螄吸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卻忘了自已的水族館裡,沒有石頭和其它供螺螄吸附的地方,總不可能讓它們全部吸在玻璃牆上吧!
自已必須想辦法弄些木頭,散亂地丟進水裡,這樣才行。
去買好木頭肯定不划算,想到縣城有廢品回收站,裡面肯定有一些舊傢俱和亂七八糟的木製品,何不買一些回來?
對廢品回收站,他倒沒有不切實際的想法。
前世看年代文,總有主角能在那邊撿漏,夏臻可不敢小看這個時代的人,所以沒有這樣的打算。
開玩笑,不管是玉石瓷器還是書畫文玩,舜江縣這麼大的地方,會沒有幾個識貨的內行人?
就怕貨剛收到,就有人通知他們來撿漏了。
別看現在大家普遍比較窮,但是錢江省這樣的地方,歷來不缺低調的有錢人。
改革開放後,國家在這方面管理開始變鬆,馬上就有人暗中收集它們了。
據說解放前的富有家庭,以前喜歡把各種財富埋在地下,或者其它地方,這兩年拿出來變現,財富過萬很輕鬆。
所以別看縣城的一些老人,身上穿著洗得發白的舊衣服,實現上有多少財富,別人根本猜想不到。
夏臻前世經常聽到這樣的訊息,誰家改造房子,在老房子或者院子,挖到整壇的金條和銀元寶,實在是本地有錢人太多了。
越州市和舜江縣,向來是富戶集中的地方。
前世九十年代夏臻聽過這樣的說法:舜江有本事的女孩,多嫁給了滬市男,而滬市條件好的女孩,則嫁給了香江男,有本事的香江女,看不上本地人,很多嫁給了美日兩國的男人。
實在是本世紀初,滬市最初發展的時候,最主要移入人口,主要來自甬城和越州。
像發源于越州的越劇,解放前進滬,反而成了滬市的第一大劇種。
原因很簡單,大量捧場的有錢人,本來就是這邊移民過去的。
如果有興趣百度舊滬市的名人,就會發現一個事實,他們來自越州和甬城的比例相當大。
就連香江的名人,也有無數人的籍貫是錢江省的越州市和甬城市。
夏臻來到廢品回購站,外面看去是一座老臺門房子,裡面比他想像的要大,一共有十幾間房子,整齊擺放著各種報廢材料,品種應有盡有,超過了他的想象。
他對這些不感興趣,直接來到堆放舊傢俱和破爛木頭的地方。
裡面的舊傢俱數量,比夏臻想像的還要多好幾倍,大多是扶手官帽椅和八仙桌,不過多多少少有些殘破,要麼哪裡裂開了,要麼哪裡缺一角,估計是使用的年份太久造成的。
他不懂得分辨木材的好壞,自然沒想過挑一些名貴木料的舊傢俱。
最後來到堆木頭的地方,這裡除了一些從舊房子拆下來的舊木料,就是分了家的椅子桌子的一部分,看著有些亂。
向看管倉庫的大爺問過價格,覺得不是很貴,就挑了七八根一米多長的舊木樑,付錢時又押了十塊錢,借了回收站的雙輪車,準備拉回家。
給大爺塞了一包大前門,在他的幫助下,把木頭扛上車子,拉著往外走。
拉進一處沒人的地方,他把木頭全部收進水族館,讓它們散亂地飄在各處。
忽然發覺不對,有一根木頭居然沉入了水裡。
難道它就是什麼名貴的木頭?
夏臻前世聽人說過,一些密度大的木頭,才會沉入水底,比如烏木、沉香木、紫檀木、金絲楠木、雞翅木和黃花梨等等。
這樣的話,是不是可以用這樣的方法,來分辨哪些木頭和傢俱比較珍貴了?
把車子拉回回收站,他的心思又變了,決定再買一些木頭。
這一次他比剛才挑剔多了,主要挑看起來沒有裂痕以及更完整的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