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道理很簡單,你想認識誰,就必須自已主動出擊,而不是等待。
人與人的關係是相互的,當你一直在對方面前出現,並有所表現,時間長了,互動次數多了,才有可能入對方的眼。
也就是說,就算你再優秀,首先得主動,才有機會被對方納入朋友圈。
如果天天在家被動等待,要麼選擇埋頭搞技術,否則不管做什麼,靠單打獨鬥,永遠不可能取得成功。
“謝謝夏臻哥的教導。”廖思渝聽後精神一振,最後站起來向他鄭重鞠了一躬。
夏臻的話,像是開啟了一扇窗,讓他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頓時有了答桉。
在學校的時候,有些同學明明成績一般,卻能得到老師和同學的偏愛。
而有的明明很優秀,卻始終得不到重視。
老師也一樣,高中有一名地理老師,教學水平很高,卻在學校一直受到排擠。
以前他總認為世道不公,好人得不到應有的尊重。
現在才明白,原來這就是人情世故。
不是他們被忽視和冷落,而是他們不懂做人,所以才會造成這樣的結果。
包括自已也一樣。
“這個道理不難,如果廖叔叔在,肯定會教你這些。”見他這樣說,夏臻感慨地嘆息一聲。“廖嬸一個人要賺錢養家,沒精力跟你說這些,才讓你忽略了一些東西。”
所以說男孩子成長過程中,不能缺失父親的角色。
否則缺少男孩子的陽剛之氣是小事,就怕連最基本的為人處世原則,都沒有人教導。
前世那麼多獨生子女,為什麼總容易出心理問題?
一方面是成長過程中,沒有兄弟姐妹跟你爭食物和玩具,搶父母的愛,所以用不著學習如何正確處理跟家人的關係,就一切輕鬆到手了。
這樣的後果是,沒機會學習如何處理跟身邊朋友的關係,一輩子永遠像溫室的花朵,經不起一點風吹雨打。
另一方面,很多父母忙於工作,或者去外出打工,沒有時間陪伴孩子,教導孩子怎麼做人,所以他智商再高,成績再好,但是情商一片空白。
這種人說的客觀一點,不管年紀多大,內心還是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承受力等於零。
廖思渝是廖嬸的獨子,雖然一直很聰明,卻存在類似的問題。
反而是李自強,雖然在姑姑家過得不開心,卻在跟那家人的相處中,學會了很多。
所以他更懂事,明理,有眼色,這才是夏臻特別喜歡他的原因。
“我明白了。”廖思渝智商很高,馬上聽懂了夏臻話裡隱藏的意思。“我以後一定會多出去走走,不把自已封閉在家裡。”
自已真是幸運,居然有幸遇到願意教導自已做人的朋友。
否則連自已錯在哪裡都不知道,以後就算上了大學,又能取得什麼成就?
“不用客氣,主要還是你自已聰明。”夏臻不得不讚嘆廖思渝的學習能力。“我相信只要你找對路子,不管是學習還是寫作,又或者是為人處世,都會有明顯的進步。”
同樣的話如果跟周曉聰說,肯定會雞同鴨講,說半天他都未必能明白。
所以他從來沒想過去改變這個死黨,或許他的開賦就在機械和技術方面,只要把那些技能學好學精,就算不大會做人,對他的影響也不大。
接下來幾天,夏臻透過體檢,然後填報好高考志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