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劉邦與韓信的將兵與將將的對話嗎?它在前世已經爛大街了,誰都能張嘴說幾句,夏臻自然不覺得困難。
暢想
劉邦曾經隨便和韓信討論各位將領的才能,他們各有高下。劉邦問道:“像我自己,能帶多少士兵?”韓信說:“陛下不過能帶十萬人。”劉邦說:“那對你來說呢?”韓信回答:“像我,越多越好。”劉邦笑道:“統帥士兵的越多越好,那為什麼被我捉住?”韓信說:“陛下不善於帶兵,但善於統領將領,這就是韓信我被陛下捉住的原因了。”
明白內容了,加標點自然也不難。
夏臻要做的是,將古文多讀幾遍,儘量避免因為粗心,而點錯標點。
翻譯同樣很簡單,他唯一要注意的是,儘量照著原文翻譯,不要受前世各種故事版本影響,免得被扣分。
反覆斟酌了一會,這才把譯文寫下來。
做完這些後,他不再去管它,相信最多扣半分一分的,沒必要浪費時間。
最後是作文題,根據材料寫一個“陳尹玲的故事”。
讀完這段材料,夏臻最大的感受是,原來很早以前,就有這種讀者體的文章了。
而寫這種文章,是他重生以來最大的優勢,他感覺作文撞到自已的槍口上了,不得高分都不行。
打草稿的時候,他把試卷往旁邊的空桌移了移,方便後面的同學看到。
因為考生比較多,學生坐的是單人單桌,但是桌子之間的距離,遠沒有前世那麼遠。
說的誇張一點,跟平常考試沒多大區別,只要你想看,而隔壁又願意給你看的話,抄答桉非常容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後面的同學見夏臻故意把卷子移過來,急忙對答桉。
只要不一樣的,就照著前面試卷改。
夏臻打好腹稿,看時間才過去一個小時,不想浪費時間,開始寫作文。
讀者體或者說意林體,說到底就是“心靈雞湯”,透過一個個小故事,達到有意義、有意思、有意境和有意味的目的,說到底就是對故事進行“無害化”處理,讓主題變得純淨,閃著人性的光輝。
然後筆鋒一轉告訴你:“看,這就是生活!”
這些文章,更多的是迎合了人們對某種既定的公眾價值觀的期望,強調符合社會的“主流價值觀”。
它給你最需要的營養,強化你與眾人都相同的生活預期。
這樣的寫作手法,極大迎合了文藝青年的喜好,所以才會在整個八九十年代,成為市場的主流。
寫完作文,夏臻原打算直接交卷,想了想,又放棄了。
如果是前世,外面應該已經有記者在等候了,準備採訪獨立特性的考生,從而獲得高的收視率。
在這個時代,低調才是王道,沒有人會欣賞一個高調的年輕人。
特別是他的目標是考上大學後,進機關工作。
給人留下好印象,非常重要。
一直等有人交卷,他才跟在後面離開。
出了教室,看到前面的操場上,有十幾個人在討論著什麼?
從臉色來看,應該是沒考好。
夏臻懶得管這些,離開學校,直接往家裡走去。
這次語文考試,比模擬考簡單太多了,考高分不是問題。
唯一要擔心的是,大家都容易了,高分的人太多,所以顯不出自已的優勢。
喜歡重生薔薇歲月之1979請大家收藏:()重生薔薇歲月之1979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