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女姐姐,你在哪裡呀?以後去哪裡找你?”
小肥仔很機智,淚眼朦朧的抱住聞子吟的腿不放。
“仔仔,姐姐在京市,我們國家最大最好看的大城市了,有好多好多個這裡這麼大!”
聞子吟笑著比劃了一個大圈圈,彎下腰,摸摸這些孩子們細軟又枯燥的頭發。
“以後好好讀書,長大了才能見到姐姐,知道嗎?”
身後是小孩子們脆生生的應答聲。
“姐姐,我們記得了,你不要忘了我們,姐姐再見!”
聞子吟笑著拭去眼角不小心滑落的淚花,這種心酸感動的感覺,多久沒體會過了?
回到京市的時候,聞子吟心有所感,發表了一篇文章,名為《為你們,值得!》
裡面講述了她每次去參加考察遇到的一些平凡的人,平凡的孩子,貧窮的縣城,貧窮的村落,但不貧窮的品格和可貴的樸實。
也描寫了遇到的一些所見所聞,親身經歷的各種性格的人,有為人父母的大人,有年過花甲的老人,也有可愛小孩。
他們或張揚潑辣,或靦腆膽小,或貧窮交加,或天真無邪,但無一例外,都給聞子吟帶來了各種意義上的震動和感動。
語言是神奇的,她能夠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有感受都用文字描寫出來,能夠讓那些局外人士,讓那些沒有經歷過的人體會到當事人各種酸甜苦辣。
聞子吟描述功力很好,那些場景和人,或是讓人忍不住捧腹大笑,或是令人憂心不已,也或是讓人跟著心酸掉淚,跟著會心一笑,跟著為憂而憂,為喜而喜。
這些簡單樸實的人和事,在她的筆下展現給了她的那些讀者們,展現給了世人。
所有人都知道,在同一片藍空下的某個小縣城,有這麼一些人,他們很窮,卻可愛到讓人心生感動!
這篇文徹底將聞子吟的慈善事業,推向了高潮。
大批的人,有那些在城裡工作的,有剛做了老闆的,也有還在上學的最是容易受情緒影響的學生們,紛紛寫信到報社到雜志社。
希望透過他們轉交給聞子吟,他們希望能夠有一個捐款渠道,能夠和聞子吟一起去幫助那些人。
聞子吟一篇呼聲下,考慮了許久,終於理出一套透明化制度化的慈善管理制度,然後在國家公立機構的認證下開放了捐款渠道。
這篇文章的意義廣大,聞子吟一直以來就以感染力強著稱,這片樸實的趣見所聞反而最受歡迎和震動。
大家紛紛行動起來,有捐書捐物的,有捐個飯錢的,一塊兩塊,一毛兩毛,三分五角的,也有家裡有錢的多捐幾十塊幾百塊的。
在短短時間內,聞子吟的吟光基金會的公立捐款賬戶,短短時間內就累計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數字,這些錢來自全國各地,五湖四海天南地北的都有,傳播極遠。
聞子吟每天都會收到來自各地的讀者們的信件,男女老少的都有,其中在校大學生中學生最多。
有一封信這麼寫道:
“聞姐姐,按理說我跟你同齡,也是二十歲,不該喊您姐姐的,但是隻要一想到聞姐姐,我心裡就滿懷敬意和崇拜,再也無法按照平常稱呼去直視您。
請您允許我無禮的稱呼,我是南大的大一學生,今年剛上的,看吧,您這個年齡已經研究生了,而我卻還剛剛上大學,所以該喊您姐姐的。
寫的這封信,不知道能不能到您手裡被您榮幸閱讀,從高中起,您的每一篇文章我都仔細閱讀過,我對外界的所知所想,深受您的影響。
聞姐姐,我叫江溪,因為您選擇了文學系。我成績不大出挑,沒能考上京大,但是希望有一天能夠讀研繼續深造的時候,也許能夠有幸遇到您,成為您的學生也說不定。”
諸如此類的信件很多,聞子吟對這個世界的感覺愈加真切,可愛慈和的父母,嘴毒心軟不會說話的奶奶和心大每天樂呵呵的爺爺。
可愛真誠的讀者們,那些受到一點幫助就高興感激地不得了的人,和天真可愛的小孩子們,這些構成了聞子吟在這個世界,生命最重要的地方,感染著她,讓她更真實地活著。
以前那些替罪生涯中的不適,最初的茫然不解和委屈,後來練就的銅牆鐵壁,好似都離她遠去了,讓她一點點地真實起來,感覺自己還活著,意識到之前那一切真的離她遠去了。
現在的她會快樂會高興會笑會掉淚會心酸心疼,不必掙紮著求生存,不必擔負著不是自己的罪孽,這一切已經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