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竹笙看著奕正,突然跪下來,語無倫次地說:“皇上,不會的,您不會有事。您是天子,上天不會不管您的。肯定有辦法救您,肯定有……”突然,一個人影在腦海中出現,讓竹笙如同抓到了棵救命稻草:“對呀!您上次受了傷,不是讓青兒的珍珠治好的嗎?她是龍神,那珍珠能起死回生!我,我去找她!一定行!”說著站起身要走,被奕正一把抓住,說:“她在哪兒你都不知道,這麼短的時間,如何去找?竹笙,我們是一起長大的,名為主僕,情同手足。這個時候,你能留下來陪我走完這最後一程嗎?”
竹笙終於哭了出來,立即又強壓悲痛,說:“皇上,竹笙不會離開你,任何時候都不會!您有什麼事要竹笙做的,微臣這就去辦!”
奕正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暗自嘆了口氣,說:“傳百官在啟元殿見駕,讓內史令即刻前來擬旨。”竹笙應聲而去。奕正望著他遠去的背影,將身體靠在椅背上,緩緩閉上了眼,他要想想剩下的時間裡有哪些事是最重要的。
正陽門開了,提前了半個時辰,敏感的人已經嗅出了些不同尋常的氣味,但多數人仍不會往壞處想。等到了啟元殿,心細的人就會發現,有些內侍太監們似乎神色慌張,全無喜色,更何況這也根本不是大典中應該有的程式,一種不祥的預感開始在一些人心中滋生。
正疑惑間,突然一聲高喊:“皇上駕到!”接著大家看到皇上竟然是被侍衛用龍攆抬進來的,一直抬到了禦臺之上。剎那間,人們覺得這一幕好眼熟,幾個月前,故皇太子奕文不也是這樣被抬上殿的嗎?大家眼睛不眨地看著禦臺上,皇上起身下了龍攆,走到龍椅旁坐了下來,除了動作緩慢些,其他並無異樣。眾官員緊張的心絃倒是略微鬆弛了一下,想著皇帝前些日子大病一場,會不會是身體又有些不適。
等眾官員行了大禮,奕正看著那些疑惑的面孔,提高聲音清晰地說道:“今日,登基大典要延遲舉行,但,皇帝將不會是朕!”
此言一出,百官變色,立即呼啦啦跪倒一地,紛紛高呼:“皇上!萬萬不可!萬萬不可呀!”
李丞相大聲說:“皇上,何出此言!皇上為中平百姓,在永珍關九死一生。我中平上至百官,下至小民,無不敬服皇上!願吾皇順應民意,收回成命!”
百官立即異口同聲地說:“願吾皇順應民意,收回成命!”
竹笙看著此情此景,聯想起幾個月前也是在這裡所上演的爭位慘劇,如今萬眾歸心卻同樣會悲劇收場,不禁潸然淚下。
奕正也有著同樣的聯想,一時心意難平,閉上眼,努力讓自己恢複平靜,然後睜開眼,清晰地說:“朕,奕正,能得到諸位臣工和中平百姓如此厚愛,此生無憾!非是奕正要棄諸位而去,只恐天不假時,朕已身中劇毒,只有一個時辰的命了。事出突然,朕還有些事要交待,有些話想說。請諸位大人起來吧!”
大家聽了這番話,片刻的鴉雀無聲之後,全亂了!有的哭,有的喊,有的愣在那兒,還有的咬牙切齒要找兇手。奕正看著下面亂哄哄的場面,竟然有種哭笑不得的無奈,只好閉上眼,心中嘆息。
竹笙見群臣有些失控,忍不住走到禦臺邊大吼一聲:“請大人們肅靜,肅靜!皇上有話要說!”
果然下面很快安靜下來,只是誰也不起身,仍舊跪在地上抬頭看著皇上。奕正只好說:“待會兒有你們跪的時候,現在還是都起來吧。也讓朕心裡覺得舒服些!”這麼一說,李丞相帶頭站了起來,百官也紛紛站起身。
奕正接著說:“方才你們提到了永珍關,朕倒也有些感慨。面對那些百人、千人、甚至萬人皆不能敵的妖魔,朕都活過來了。可如今,回到皇宮,這裡原本應是朕的家,卻被自己的家人所不容,必欲殺之而後快,豈不是莫大的諷刺!看來,世間的妖魔不足懼,心中的妖魔能噬人吶!”
眾臣子中,不乏糾糾武將,性情剛烈,聽了此言,忍不住大叫:“陛下,害您的人是誰?我要把他碎屍萬段、千刀萬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