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法想了想,最後搖了搖頭:“不用,讓他們渡河。我們可以趁他們半渡而擊之,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殺傷敵人。”
那名百夫長一臉佩服地看著伍法,這聽起來是個不錯的主意。
“不過我們不能放鬆警惕,其他地方也要加強監視,他們未必會在這裡渡河。”
伍法說道。
“遵命,陛下。”
帶著各種各樣的疑慮,伍法回到了自已的王城。
伍法並不是特別確定李維會在哪裡渡河,但是對面的軍隊那麼多,在這裡渡河的可能性很大。
於是他集結了一些軍隊在岸邊以防止羅馬人的突襲。
萊茵河下游,後世的荷蘭烏德勒支,曾經有著萊茵河渡口之稱。
今天的早上萊茵河上漂浮著淡淡的薄霧,正是偷襲的好天氣,李維非常果斷命令軍隊就在今天出征。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終究沒有選擇在斯貝比人的地盤渡河,而是選擇在了下游。
一支又一支的羅馬軍隊已經登上了早已建好的大船,李維也登上了其中一隻海船。
萊茵河的岸邊,一個又一個的小船和木筏被推入了萊茵河中,上邊坐著一個又一個的羅馬士兵。
一些士兵划著這些小船迅速地向河對面駛去,萊茵河就像中國的長江、黃河,渡河其實並不困難。
他們很快就來到了對面,那些羅馬士兵迅速下船整隊,然後排出了整齊的隊伍。
一個個密封的彈藥箱被他們開啟,露出了裡邊的手榴彈。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虎蹲炮。
那些炮兵迅速地挖出一個個小坑,將虎蹲炮抵在上邊,然後往裡邊裝填六七兩的火藥和五錢重的鉛子。
有的木匠則跳下河構建起簡易碼頭,讓那些大船好卸下上邊的戰馬和各種物資。
卸下所有人和貨物後,那些船隻回頭繼續搭載其他士兵。
很快就有巴達威人的巡邏隊發現了這些羅馬士兵,他們驚呼著迅速地回去報信。
巴達威人是日耳曼人中卡狄人的一支,他們是日耳曼人中非常勇敢的一個部落,歷史上他們曾經做過羅馬皇帝的侍衛。
由於戰亂才來到萊茵河邊,並且佔據了萊茵河非常狹長的一個地帶。
他們有一種非常獨特的風俗,那就是成年後將鬚髮蓄起來,只有殺死一個敵人之後,他們才會在敵人血淋淋的屍體前將將臉剃光,只有這樣才可以彰顯自已的勇武。
同時他們會戴一個鐵戒指,這是他們恥辱的標誌,只有殺死一名敵人才可以將戒指脫下來。
有的巴達威人和卡狄人即使頭髮斑白,也戴著鐵戒指,蓄著鬍鬚,在戰爭的時候,那些戴鐵戒指的人往往會被推上第一線,希望透過戰爭洗涮他們的恥辱。
小船劃到對岸後,他們再次將一個個羅馬士兵載上船,然後將他們載到對岸卸下。
對岸的羅馬士兵越來越越多,很快他們的數量就達到了半個軍團。
就在這個時候,一些巴達威人也來到了這裡。
由於他們需要為食物而狩獵和放牧,想要短時間內集結所有的人根本不可能,因此趕來的巴達威人只有兩千多人左右。
看到羅馬人越來越多,那支巴達威人的首領不敢怠慢,直接發動了攻擊。
巴達威人沒有騎兵,只有步兵。他們發出怪異的吼聲,直接衝了過來。
衝在最前邊的都是臉上蓄鬚的人,他們的手上戴著鐵戒指,由於沒有殺過人,他們被安排到了最前邊。
喜歡羅馬奴隸主請大家收藏:()羅馬奴隸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