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稟陛下,我們的軍隊在伊克尼茲湖一帶發現了敵人的偵騎。”
“是嗎,這真是太好了,這次我一定要讓羅馬人知道多的厲害。”
米特拉達梯大笑著說道。
“陛下英明,必能大勝羅馬人。”
“說得好,此戰一定要大勝羅馬人。”
那些將領和部落酋長連忙說道。
亞歷山大卻是面色陰沉,但願陛下能夠謹慎一點,不要犯以前的錯誤。
兩方几乎同時察到了對方的存在,雙方的偵騎在激烈地進行著交手,李維則命人在伊茲尼克湖附近紮營。
將近十萬大軍的營地綿延數里地,佔據了伊茲尼克湖的北岸。
軍營裡,李維和眾人正商議著軍情。
“我們的騎兵抓了幾名敵人的偵騎,目前得到的訊息敵人的騎兵很可能在萬人以上,步兵很可能達到了15萬。”
李維說道。
聽到這裡,眾人不以為意。
他們擁有13個軍團外加4000餘騎兵,再加上各種盟國軍隊色雷斯人、克里特弓箭和馬卡羅島一萬餘人,兵力約在9萬以上,兵力和敵人有一定的差距。
但是羅馬歷史上以少打多的戰役多了,這點敵人根本不放在他們眼裡。
“敵人中有很多蠻族,那些蠻族騎兵很強,我們的騎兵處於絕對的劣勢。”
李維說道。
“這沒什麼,打仗說到底還是要靠步兵決勝負。”
貝利耶烏斯說道。
李維點了點頭,步兵為王在羅馬早已深入人心。
在馬鐙出現之前,騎兵的戰鬥力受到了嚴重的制約。
可惜的是,由於路途遙遠,他的努米底亞騎兵還沒有趕到。
“根據我們得到的訊息,敵人很可能極度缺糧,米特拉達梯派遣大量的軍隊到處徵糧。但是他們正在進攻尼西亞,一旦他們攻下尼西亞,他們糧食緊缺的狀況能夠得到一定的緩解。”
李維說道。
眾人都點了點頭,要是真有30萬大軍,那後勤光想想就是讓人頭皮發麻,羅馬人從來沒有組織過那麼規模龐大的軍隊。
“現在的問題是,我們到底是和他們進行決戰,還是和他們進行對峙,對峙的話他們很可能因為缺糧而崩潰,但是也可能導致尼西亞的失陷。”
李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