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喜歡好為人師,說好聽那叫“傳播知識”,說低俗一點,那叫“裝逼顯聖”,想讓人佩服、羨慕乃至崇拜自己,更有甚者喜歡動不動說“我朋友怎麼怎麼滴”“我親戚咋咋滴”……
即便不是自己有為,即便是拉到仇恨也顧不上,這妥妥的精神需求……
這也是為什麼人需要別人的讚揚和誇獎。
如能脫離這些趣味,不在乎世俗眼光和言論,所謂“放下”、是為“脫俗”,才算得上聖賢。
沒這心性,還在世俗中打滾,那就是一個凡人。
姜易現在都不能例外,最起碼看到父母親人和孫悟楠對自己的言行舉止感嘆讚揚便心生歡喜,何論他人?
精神需求沒人能例外,古代賢者都不例外。
再加上不想讓自己的知識和道統失傳,師父擇徒古已有之,如今也不例外。
姜易如今就到了這種時候,想要把自己的東西選擇對的人傳下去,乃至惠及國家,以及人類。
這也是為何從古至今總有那麼多的賢士會留下自己傳承惠及後人的原因。
更是華夏文明能傳承千古的因素之一。
敝帚自珍者有,不過多是技藝,生怕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但文化的傳承則不然,一門學說是需要數代人的繼承和發揚,一個人一個人努力一輩子所得也不會太多,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遠。
到了知識不斷發展的現代,古老的手藝在斷絕,新知識更是層出不窮,現在的老師們不僅不怕學生學習,反而更怕學生們不好好學!
若說桃李滿天下、芬芳人世間,也就是這個時代最合適了,不僅僅是因為好學生少,更大的原因則是隻是太多挑花了眼。
姜易隨著境界的提升,視界越來越高,其實外界對他的影響越來越低。
若非年紀尚輕,好奇心依舊濃重,再加上很多事情沒經歷過想要感受一番罷了,也想為護他養他的國家多盡一份力,他早就一飛沖天,探索宇宙去了。
孫悟楠則不然,雖身在山林,可心性依舊處在凡俗,隨著姜易出山被壓抑的人性開始氾濫、思維開始轉變,如今既有高修道侶的大腿主動伸過來,又能嘗試了愛情,如今更為人師,轟轟烈烈大幹一場而何樂不為?
姜易自然樂呵的隨著她的性子來。
人的一生中,總要有幾個女人會被男人寵愛,母親,姐妹,妻子,女兒,不著調的甚至還有小姨子二奶小三老四什麼的……
第一次喜歡上了一個黃花大閨女,他此時不寵更待何時?
…………
姜易上午有課要講,分子生物學。
這門課自從他發明的核磁共振成像技術以來,研究成果可謂是突飛猛進,億萬基因、千百萬分子研究、成千上百各種酶的結構特點等等學術觀點和真實認知,每天都有新的發現。
如今這課程不是掌握最前沿知識的大拿都不敢給人講解,更何況是中大生物系?
有姜易在,幾乎是冠絕帝星的院系了,即便他在進行了幾個月的旅行,可只是回來學校一個多月就搞出了頗多的研究成果。
眾人驚歎,卻不知孫悟楠都有心跪拜了。
無他,性功大成的姜易靈感恆定,感應細膩無漏,直覺之下科學發現一抓一個準,幾乎任何研究發現就沒有失誤的時候。
這也讓孫悟楠對性功的修行愈發嚮往,若非知道欲速則不達,她都能一天二十多個小時不間斷的進行修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