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武術,不論是地球還是帝星,都重在鍛鍊筋骨皮肉,至於內家一說,則多了很多舒潤身心的法子,要說能練出內氣,那還差得遠。
鍛骨、易筋、洗髓、通臟腑、透四稍,五個境界雖層層分明,卻依舊是筋骨皮肉的力量,打鬥之中威力大是挺大,可多有損傷,而且沒有後路,唯有觸類旁通才行。
就好比老爺子。
他家傳淵源,傳承下來許多養生之法,要不然他不僅達不到透四稍的程度,更活不到那麼大歲數。
武術在古代叫白打,十八般武藝之一,為的就是保家衛國、治敵殺人。
一切法門都是先鍛鍊力量、速度和反應,然後在修習殺敵招式和防禦手法。
等到了後來,人類從自然界脫穎而出,國家也和平強盛了,者才開始融合養生之法,讓練武人多幾年巔峰時間,要不然就會淪落到“拳怕少壯”的境地。
有一個詞叫“窮文富武”,說了幾千年,可論花銷,一般人哪裡能知道何謂“窮”何謂“富”?
現代社會,一個尋常人家的孩子,從出生到大學畢業又要花掉多少錢?
而想要練好真正的武術,價格最少十倍往上翻。
別的不說,以老山參為主要的內裝藥物需要多少小錢錢?
至於真傳的養生之術,論消耗,比武術的花費再翻幾倍怕也扛不住。
尋常早睡早起、早飯吃好、午飯吃飽、晚飯吃少,這只不過是日常習慣,連養生的門道都沒達到呢。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很多人都知道豬肉吃多了傷身,牛羊吃多了壯體,可尋常人家誰能天天吃得起牛羊肉,而且還一吃就是幾十年。
最關鍵的是,這只是普通人的吃食,練武人就更別說了。
境界低吃得少也就罷了,可到了高深處,那就是個飯桶,一個人最少抵得上三五個大漢的飯量,百萬家產十年就能吃窮了。
也就是姜易的性命修行就像是坐火箭似的,可當了一年多的飯桶,他自己就吃掉近好幾萬塊夏元。
這還包括自己買菜做飯和蹭老爺子好處的原因,要不然,十萬夏元都打不住。
至於養生之術中各類湯藥的使用,那就更費錢了。
所以說,論花錢,讀書在練武跟前是弟弟,在養生面前,那就是個孫子。
扯遠了,書接前文。
練武練到透四稍的境界,這就已經把身體練得通透了,姜易結合自身境界和一路修行過來的“飯桶”“飯缸”體會,覺得此後的境界,就是“當飯桶”……
不對,是“煉精元”!
用一桶桶讓人自閉的飯食來補充身體的營養,使用適當的方法凝練精血化為精元。
在往上當是坐胯抱丹,在丹田中凝練出一粒丹丸,且不同於老爺子的氣血收斂,大變活人。
精元抱丹表現出來或許就是奔走如飛,一跳百米,就跟地球上那個褲衩總是崩不壞的綠巨人。
力大無窮,摧山撼嶽,掄著汽車當大錘。
而養生法,則重在臟腑氣息,也就是練氣,或者說溫陽生物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