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到晚飯時間,姜大成和餘海燕就在房間裡聊天看電視,姜易則回到自己房裡開啟筆記本敲鍵盤。
至於姬長生,原本在大堂裡就等了好些身板筆挺的人士,即便脫了制服也知道這些人大多是軍隊出生,這是來看望他來了。
其中有好些老人,都是白頭髮,要麼被子女們攙扶著,要麼被警衛們保護著,全都是曾經地位不低的人士。
若這些人都是老爺子的徒弟學生也就罷了,可其中好些中年人一看就是在職的,大多是盯著老爺子學生後輩的名頭過來的。
雖說無論話語還是行動都帶著不凡的氣勢,可終究差了那些老人們來的自在。
人多口雜,姜易還是不去湊熱鬧了。
就這麼躲在自己屋裡,或者父母的房間中,他又沉下心思,開始搞一些書面上的研究。
若非身邊沒有實驗室,他甚至又能長住進去。
這回他研究的算是自己的本質學科——生物學。
而內容也極為重要。
用地球上的話來講,研究內容那就是“青蒿素”!
沒錯,正是治療惡性瘧疾的神奇藥物。
帝星的地理環境迥異於地球,海洋少,陸地大,且河流密佈,淡水資源極其豐富。
但這也導致了一點,那就是全球動不動就發大水,而大水之後必有大疫,惡性瘧疾就是之一。
若說大夏的北方氣候四季分明、水患較少,那麼南方就是水患重地,也是惡性瘧疾極容易發生之地。
其他國家不說了,大夏的南方,號稱抬頭看堤壩、俯首坐清波,可想而知生活在那裡的人曾經是何等的悲慘,動不動水漫千山、汪洋萬里。
也就是近百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水利工程和基建材料有了飛躍性的提升,這才導致了一百五十多年只有三起特大洪水,包括三十七年前的那一次。
水患伴隨著疫病,從古自今從未缺少。
地球上青蒿素的發明,號稱“拯救了兩億生命”,那在帝星上呢?
姜易粗略估計,最少也在十億人以上!
一百四十億的人口,受到水患水災影響的人口,怎麼也有三十億,甚至更多。
有錢人家也就罷了,吃喝乾淨,再不行還能跑路。
可平民百姓一到了水患之時,那就看天由命了。
也就是大夏把人民的生命當做第一位的工作,這才使得水患之後死於疫病的人較少,其他國家,嘁,不說也罷,都不用計劃生育!
國內網友現在流行起一句話:“……沒檢查,那就是零感染……”
可每年有統計的死於瘧疾的人數最少都是上千萬!
青蒿素的研究對尋常科研工作者而言,卻是不容易,可姜易是誰?
那可是被天大的福源砸腦門的奇葩,地球記憶中不僅有“青蒿素”這名兒,還特麼有分子式和一部分化學合成方法!
c15h22o5!
地球上那位屠呦呦大佬,可是共和國首位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可想而知當時14億人口是何等的歡欣鼓舞。
既是瞻仰大佬的光輝成就,也是為了積攢寫作素材,地球穿越者可沒少研究和記錄。
還因為看得多了,就把分子式給記了下來,然後便宜了姜易。
對科研工作者而言,這都不是指明研究方向了,這特麼是把答案放在了試卷旁邊。
甚至還是模仿筆跡直接把答案寫在卷子上了,只要你逆推出化學合成方法和生物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