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姜易就去了圖書館。
丙號圖書館來的少,姜易刷了卡拿了一份廣告冊邊走邊翻閱,掃過一眼後確定了自己要常駐的底片。
繞過書架、書桌和不多的學生,到了物理區,入目出一片細膩的頭皮和頭皮屑進入視線……
好傢伙,不愧是學物理的,跟學數學的一個吊樣!
反射燈光的髮型就讓人肅然起敬,沒有大毅力,誰敢學理科?
正所謂:酷炫帥拽,莫入此門。青春靚麗,不入此間。
君不見:型男進來,猩猩出去。神女進來,神經出去!
所以,理科就有這麼大的魔力!
魔鬼的力量!
伸手摸摸頭髮簾,姜易口罩後露出了迷之笑容:咱現在不怕掉頭髮,掉了還能再生!
至於摘掉帽子和口罩做這些動作,這比站在廟裡頭罵禿頭還要群嘲。<ax,能把所有“怪”的仇恨瞬間集中到自己身上。
唐朝陽降臨也救不了他的命和名!
生理性不死亡,也會社會性死亡!
所以,偷樂之餘,他默默轉身,一目十行在書架上打量書封,翻找自己需要的書。
“核磁共振”方面怪不得被形容為邊緣科學,若非管理員們打掃的勤快,這些躲藏在角落裡的書籍都要落灰了。
正好書架處有空桌,人還沒幾個,倒是適合自己躲在角落裡自我陶醉。
姜易抱著一摞書,開始從頭到尾的學習。
同時,他收斂了一切感應,專注於書本。
經過對書本中知識的閱讀學習,姜易開始簡單瞭解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是磁矩不為零的原子核,在外磁場作用下自旋能級發生塞曼分裂,共振吸收某一定頻率的射頻輻射的物理過程。
更簡單的解釋就是,具有自旋特性的原子核在外加磁場的作用下,經過與磁場垂直且其頻率與自旋原子核進動頻率相同的射頻脈衝激勵,原子核吸收射頻脈衝發射電磁波能量的現象。
這是典型的量子物理學,姜易感覺每個字都認識,可連起來讀總是有些頭大。
量子物理學,或者核磁共振研究,入門這麼難的嗎?
在手機上查了查,從某比呼上了解到,《格里菲斯量子物理學》是自學方面的終極教材,在此基礎上,還可以閱讀《艾斯伯格和雷斯尼克的量子討論》。
姜易看看手邊的一摞四本大部頭,顯然這四本不是他這個初學者能夠研讀的。
可拿都拿來了,也懶得放回去,他冒出來一個想法:要不挑戰下一小時背誦一本大部頭?
想想也挺有趣,反正這些書籍現在不學,以後也要學,不過是早晚的問題,那就先背為敬吧!
左右看看,姜易換了個背對眾人的位置,然後開始刷書!
沒錯,他現在終於進化到了刷書的程度,一目十行,一眼牢記,此時不刷更待何時?
殘留一線思維在外界,防止有人過來看到他“破壞”書籍。
“刷刷刷刷……”
姜易翻閱書頁的的頻率固定而高效,連停頓都是固定的,不像是讀書,更像是掃描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