嘖嘖,想想都帶感!
要是撲街仔復活後,兩眼迷濛、喃喃自語:“這是哪?我不是死了嗎?怎麼又活了?”
豈不是好玩得很?
更好玩的是,順便給撲街仔發個系統什麼的,沒事兒簽到打卡,苟上幾年翻身做大佬……
雖然作為一個生物學院的大學生有些對不起老師和唐大老闆的教導與培養,可幻想才是人類發展的原動力啊,沒有幻想,豈不是跟鹹魚一樣?
至於能量會不會繼續提升下去,後半夜他就感應明悟過來。
這玩意從肢體中產生而來,不就是身體組織飽食之後的能量富裕嗎?只不過在姜易這裡成了能量,在別人身上成了脂肪。
總而言之,對“內息”的培育溫養,或者說對“內功”境界有所精益,“飯桶”這個稱呼還要一直戴下去,什麼時候能達到玄學中“食氣者神明而壽”,或許才能摘掉這個帽子。
目前身體對營養的需求極為誇張,好在幾天之後就會恢復正常,可依舊會飯量大增。
再加上自己心靈引導身體組織泛意識,想想在原本的飯量上在提升一截,很可能“飯桶”這個詞有點不適合自己了……
用“飯缸”或許更適合!
缸者,底小口大,內盛近石!
特麼一頓飯吞進去進去二三十斤乾飯,這畫面有點驚悚啊!
只要吃飽喝足,富足的物質被完全消化,剩餘殘渣被排洩掉,而富裕的營養則會轉化成能量被“內息”吸收。
只要不自掘墳墓挖斷根兒,不僅對能提升“生物能”的存量,還是做點實驗。
萬一發現什麼了不得的能力,豈不成了自己最大的底牌?
比如,用這條垂垂老矣、病多體弱的老·母·狗做個實驗?
瞅瞅時間,不過八點多,昨晚上的兩管營養液間隔4個多小時,應該不到身體組織飢餓的時候,姜易撓撓下巴,看著兩條狗琢磨起來。
小狗崽嘛,嗯,正“呼嗒呼嗒”的舔舐著羊奶,間或抬起頭瞅瞅姜易,鼻息咻咻,搖搖尾巴,然後又一頭扎進飯盆裡,小樣兒一看就幸福的不得了。
而老狗,則有一口沒一口的吃著羊奶泡饅頭,速度不快,曾經的流浪經歷讓它看上去很老很虛弱,但銘刻在基因中的求生欲讓它進食不斷,彌補營養的缺失。
要不,拿它做個實驗?
內息在尋常情況下根本不理會意識,就像第二心智一般模樣。
即便是心靈高懸下也是帶理不帶理的,除非長時間的引導才會給一點點反應。
這可比引導身體組織的泛意識困難多了,更別說向舔狗一樣的第二心智了。
好在經過後半夜長時間的引導,四團內息逐漸開始接納起心靈的引導來,慢慢的就像不願意出門的大肥狗似的,牽引著才會走動幾步,不牽引就原地趴下了自娛自樂……
喜歡學霸跑偏了請大家收藏:()學霸跑偏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