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自家後院挖出玉璽,王成察覺到反常的同時心下驚喜,朝身旁的奴僕小七喝道:
“你腳程快,速速前往長安府,將此事稟告於我弟,切記不要走漏風聲。”
言語間,他刻意用著深沉的語氣,讓僕從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遵命!”
小七當即應命,牽過一匹馬翻身而上,疾馳出門。
王宅外,並未走遠的白衣道人看到這一幕,嘴角微微上揚,露出莫測高深的笑意,而後,領著童子消失在街巷中。
此時,天上青烏色的黑雲低垂,鬱如實質,風雷震動,轉瞬催雨傾盆而下。
……
小七狂奔三四十里,趕在雨停前衝入兵部尚書府內院,顧不得身形狼狽,將王家祖宅後院挖出玉璽之事稟於王則。
而後原地候命,等賞錢的同時心下忐忑。
王則聽罷,蹙眉沉吟不語,忽地探手而出,扼住小七的咽喉,沉聲道:
“此事,還有多少人知曉?”
小七愕然,感受著鉗在自己脖頸間的力道,巍然不動,似乎嚇呆了。
身為王家親隨,他的武道修為雖不算拔尖,卻也足夠從王則手中掙脫。
但眼下是主要僕死,僕如何能不死?他不敢有反抗心思,當即腦袋一垂,喪氣回道:
“挖出玉璽時,府中下人親隨皆在一旁,有二三十人。”
“有這麼多人?”
王則喃喃自語一句,緩緩鬆開手,暗怪兄長大意。
這麼重大的事,居然鬧得人盡皆知。
前朝玉璽,說來其實也沒什麼大用,唯一的用處就是賦予了政權的合法性和象徵性。
假如他要造反,有玉璽在手,天下人便會認為他天命所歸,若無玉璽,那天下人就會覺得他是亂臣賊子。
但他並沒有造反的想法,至少現在沒有這個想法。
小七立刻後退,揉著因為窒息而疼痛的脖頸,心知自己從鬼門關撿回來一條小命。
放棄了殺人滅口的王則瞥了他一眼,吩咐道:“你速速返回武功縣,告知我兄長,玉璽干係重大,需從長計議,訊息切勿外洩。”
小七木然的應了聲,原路返回。
王則立足廊下,目送小七身形消失,背手踱步,琢磨起“前朝玉璽不日歸,城頭變幻大王旗”來。
這句話雖簡單,卻是古往今來,造反派們的慣用伎倆,與“石像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是一樣的手法。
“欲行其事,先正其名......先正其名....”
“栽贓嫁禍?糟了……”王則喃喃自語著,忽然神色大變,連聲音都帶上了一絲顫抖。
他抬起頭,視線裡黑雲壓城,電閃雷鳴,大雨再度傾盆而下。
王則心下愈發凝重,眼下已是初冬天氣,卻反常的響起驚雷,令他心頭蒙上一層陰雲。
難道皇帝欲覆滅我王家,可單單一句話,一個前朝玉璽,根本不足以定王家的罪.....一瞬間,王則想了很多,卻百思不得其解。
眾所周知,造反得有兵馬,王家僅剩七千族兵,這點兵馬造反哪裡夠?
加上八大姓所有族兵還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