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復覺得自己絲毫不比曹仁差。
這時,兵士來報:“少將軍,朝廷軍隊已經三面合圍,怎麼辦?”
李復皺了皺眉,目光往遠處巡視一番,斥道:“那是敵軍,敵軍!不是朝廷軍!傳我將令,以後再稱其為朝廷軍者,斬!”
“是,將軍。”兵士連忙領命而去。
李復轉過頭,自語道:
“不正其名,則其言不順,其言不順,則其行不利。”
“本將倒要看看,你們如何破我北原城!”
身側一位將領沉聲道:
“將軍,朝廷兵分三路調動,現在,南靈伯張玉郎駐紮在北面,率領的是朝廷兩萬四千新軍騎兵,戰力未知。
“陳忠和駐紮在南面,率領的是原河西七衛的七千人馬,人數雖少,但戰鬥力卻是三支兵馬裡最強的。
“呂奉駐紮在東面,麾下三萬多鐵臂營,他們橫在去往青河口的要道上,隔開了我們與青河口守軍的聯絡,形勢不妙啊。”
李復笑了笑,一臉輕鬆說道:
“如此,正好令我軍破釜沉舟一戰。”
.........
峰巒迭起的黃土高原,緊鄰著大夏文明的起源――萬里青河,北原城就坐落在青河南岸水草豐盛處。
隔河相望的北面,便是水草更加豐盛的青河府。
張玉郎率領兩萬多人馬,在距離北原城五里外一處高崗上駐紮。
迎風立馬高處,他目光炯炯望著北原城方向,對身側兵士吩咐道:
“傳令,自明日起,不分晝夜,每隔一個時辰,八營兵士輪番去挑戰,只擂鼓,不攻城,敵軍若出戰,我軍便立刻撤回大營。切記,鼓聲一定要響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後,他目光掠過蕭展,定格在老陳身上,問道:?“老陳,都準備好了嗎?”
老陳微微點頭:“大人,準備是準備好了,可屬下還是有些擔心。”
“無妨,你們只負責挖地道,剩下的事你不需操心。”
這次來,張玉郎帶上了蕭展與新收的屬下老陳。途中,老陳見北原地質厚軟,建議挖地道攻入城中。
張玉郎本想告訴他,地道戰行不通,北原的地質決定了,每一任在此駐守的將領都會格外注意防備地道戰。
前北原守節趙泛,之所以迅速滅亡,就是被李通用地道戰偷襲,一日攻陷北原。前車之鑑,血淋淋的教訓誰敢忘?
但最終,張玉郎還是同意採用地道戰,吩咐老陳領一隊兵士,勘察地形,連夜開挖。
他心裡其實對地道戰並不報以希望,轉而吩咐蕭展:“你持我信物,帶一小隊人馬,立刻過河去往五原寺,尋主持度厄大師,借二十架木蝙蝠來,我有大用。”
雖然聽不明白“木蝙蝠”是什麼東西,蕭展還是立刻執行了命令,領著一隊士兵啟程。
一旁的老陳看呆了,不由問道:“大人,這是何意?”
難道不是明著挑戰,暗挖地道麼。
張玉郎哈哈一笑,壓低聲音解釋道:“一開始,他們會以為我明著挑戰,實為擾城,令他們疲於應付。過兩天,等他們發現我們在挖地道時,就會以為我們要行偷襲之計,注意力便會放在地面,然後.........”
“然後怎樣?”老陳急忙追問,話聽一半而不知結尾,令他百爪撓心。
“天機不可洩露!”
張玉郎大笑三聲,轉身回營。
老陳剛打算追上去刨根問底,卻見張玉郎一轉身,進了關押蕭玉兒的營帳,遂悻悻然搖搖頭,罷了。
喜歡大夏小衙差請大家收藏:()大夏小衙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