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風不歸傳通道,
【風大俠:機緣巧合之下,本大俠也見過這位女大宗師一面,那容顏,那身段......嘖嘖!】
紅光大師也不甘寂寞,摻和進來。
【紅光大師:前次女大宗師來五原寺上香,貧僧也曾有緣見得一面,若非貧僧年逾七十,此刻已經還俗了。】
你們這群禽獸...五雷尊者被氣得惱火。
【五雷尊者:很負責任的說,本尊很生氣,你們全都失去了本尊的友誼,若不是本尊這會走不開,定提著刀砍死你們!】
【風大俠:五雷道友這個想法很好,勇氣可嘉,敢一個人挑戰我們一群,的前景還是有的,我們一群人打你一個,也不一定是穩勝,最多不過是將你打成全身骨折。】
風不歸火上澆油的繼續挑唆。
“……”
五雷尊者半天沒說話,眾人沒了話題,聊天隨即散場。
鐵臂軍大營。
張玉郎指著地圖,說道:
“北原城雖然不大,卻是李通勢力伸入河內的據點,更是進軍長安府的跳板,朝廷如果攻不下來,青河府就可以隨時透過此地進軍長安府。
“反之,如果我們將李通趕回青河以北,就斷了他往南的可能,整個西北方,便只有安西府與涼州府兩處諸侯,朝廷可以將西北經營的鐵板一塊,以應對接下來的亂局。
“由此來看,北原城一定得攻下來。諸位有何看法,不妨都說出來,一人計短,三人計長嘛。”
眾人相互對望一眼,看了看地圖,上面,張玉郎將北原城單獨圈了出來,格外顯眼,北原城如同一顆釘子,嵌在朝廷勢力範圍之內。
呂奉點點頭,說道:“這樣圈出來,北原城的重要性果然不同尋常,一開始,本統領還百思不得其解,就這麼個窮地方,皇上為何如此看重。”
陳忠和附和著說道:“對方避而不戰,我方兵力又難以兼顧兩處,青河口隨時都有可能遭受李通的襲擊。不好辦啊。”
如果能將兩個地方調換一下,朝廷控制著北原城,青河口讓給李通,那就完美了。
有北原城在,就算青河口大營在李通手裡,他也不可能繞過北原,進兵長安。
但事實是,北原城在李通手裡,佔據青河口的朝廷反而成了被動的一方。
對於同處青河之內的北原城來說,青河口的屬性是易攻難守,易守難攻只是針對河對岸的青河府。
張玉郎指著地圖,繼續說道:“北原城高池深,有兩萬兵力據守,除非李通主動退兵,否則我們很難憑藉四萬人馬攻下此城。”
攻不下此城,拿下青河口毫無作用,攻下此城,青河口不攻自破。
呂奉皺著眉頭,問道:“那怎麼辦?”
“我軍糧草還能維持半月,水源問題,如今造出水車後,暫時也不是問題。”張玉郎沉吟著道:“就怕遷延日久,會生變化。”
“會有什麼變化?”呂奉再問。
“勢窮之日,便是天地變化之時?”陳忠和不確定的說道。
“的確如此,”張玉郎嘆息道。
北原城與青河口兩處,相比而言,北原城更重要,但攻不下,一切都白搭。
雖然出兵前,皇帝給了他撥了一批功成利器,盔甲軍械。他也信心滿滿,在大成皇帝面前誇下海口。
但說歸說,戰爭哪有那麼容易?並不是智商謀略碾壓對方,就可以輕鬆獲勝的。
更何況這方面他並未碾壓對面。北原城守軍依託青河府,有的是底氣打持久戰。
恰恰相反,朝廷由於底子薄,只能速戰速決,戰事一旦膠著下來,局面就危險了。
三國時期,前有曹操摧枯拉朽收降荊州,八十三萬大軍把劉備攆得四處逃竄,惶惶不可終日,把孫權嚇得做夢都能驚醒。雙方對兵於赤壁,局勢一旦僵住,變化就來了。八十萬大軍葬身水火之中。
後有劉備七十萬大軍伐吳,開局一個時辰破秭歸城,兵鋒何其銳利,而後陸遜步步為營退守,局面僵持小半年後,七十萬大軍被一把火燒了個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