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午時三刻,張玉郎作為鐵臂營代表,策馬帶著雲飛煙進了長安府外城,與他同時到達的還有青河守節李通,翰林院學士慕容慈,皇城禁軍統領。
河西七衛統領陳忠和作為聚會發起人,熱情迎接了眾人。
進了外城,到了談判這一步,張玉郎長吁一口氣,如釋重負,朝著各方實力代表拱手道:“諸位,今日此事,還望三方最終能夠達成一致,各取所需,不使皇上顏面無存。”
他要為皇上爭取一絲絲最後的顏面。
雲飛煙附耳過來,低聲道:“我有把握三招之內,將他們悉數斬殺在此。”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他們”指的是李通與陳忠和。
張玉郎微微搖頭,否決了這個提議。
並非是養寇自重,也不是不想為大成皇帝盡心竭力。而是因為殺了他們沒有用。
李通若死,最多就是此間三萬新兵群龍無首,或四散而去,或歸順朝廷,但李克還在,青河府不會亂。反而因此更加仇恨朝廷。
這樣不划算。
而陳忠和麾下盡是老兵,老兵沒了首領,反而更難控制,還是精兵一支。走勢無法預測。一群實力超群的莽漢說不定會與長安府玉石俱焚。
此計不通。
代表三方實力的五人皮笑肉不笑的打過招呼,圍著長案臺分列兩旁落座。代表朝廷的慕容慈,張玉郎,禁軍統領坐在一方。代表河西府的陳忠和與青河李通坐在另一方。
張玉郎目光好奇的望著李通,這次七衛亂長安,本來與他沒有關係,他硬要插進來,除了表明與河西府共進退的態度,委實沒有任何好處。反而因此徹底得罪朝廷,劃清了界限。
此舉實非智者所為,李通手下可是有號稱“多智近妖”的蔡機,不會看不到這樣做弊大於利。
難道他另有所求?
午時七刻,金鑾殿,百官齊聚,大成皇帝臉色陰鬱。
非上朝時間,百官聚集在此,皆為外城兩支兵馬之事。
大成皇帝沉聲問道:“眼下談判到了哪一步?”
朝堂上,百官不約而同的望向趙光,神色各異,關心者少,幸災樂禍者多。
談判開始後,趙光就被放了回來,作為傳訊使者,來回兩處通報最新談判情況。
如此行為,雖是陳忠和羞辱他,但他卻無法拒絕。
段大富昂首出列,瞥了一眼趙光道:“不管談判到了哪一步,趙光都是死罪,還望陛下即可下令,斬了趙光,以正皇威。”
大成皇帝看了眼段大富,眼神轉向趙光,帶著鄙夷,惋惜,恨鐵不成鋼,冷冷說道:“說來。”
趙光心下一凜,連忙稟道:“回稟皇上,河西府的條件是有生之年互不侵犯,張參贊已經應下。青河府...李通...”
“嗯?李通意欲如何?”
“李通要求在互不侵犯的基礎上,將北原府劃歸青河府統轄。他說...他說當初平定北原府,皆是他一家之力,朝廷理應將北原府歸還於他。”
此言一出,眾人譁然,議論聲一下子就嘈雜起來。
大成皇帝愣了一下,眼睛微微眯起,聲音壓抑著怒火:“趙卿家以為如何?”
趙光擦了擦額頭,發現沒有汗水,戰戰兢兢道:“臣以為此乃劫數天命,不若暫且同意,撤回尹大人。再圖後事。”
撤回尹大人好替代本官是吧...段大富冷笑一聲道:“陛下,請斬此瀆職之人,若無他瀆職失察,朝廷怎會受此羞辱?還淪落到割地求和的地步。”
命是弱者藉口,運乃強者謙詞。
朕不信命...大成皇帝盯著趙光,沒有表態殺不殺他,沉吟了一下道:“你去通傳一下,朕的底線是,六百里北原府一分為二,北面歸青河,南面歸長安,否則,朕不惜一戰!”
趙光應諾,倉皇而去。
不惜一戰,那就是玉石俱焚了,朝堂上,百官俱是一凜,一片寂靜。
喜歡大夏小衙差請大家收藏:()大夏小衙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