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府南,西,北三門外地勢開闊,適合用兵,城防營在此三門均布有重兵,輪值防禦。
東門外是亂葬崗,遠處山野連綿,不利於行軍,加之此門是去往河西府方向,河西府又實力一般,故而平常警戒兵力不多。
雨後初晴,東城門樓上,一群城防營士兵正散漫的曬著太陽,聊女人聊葷話,吹著水。
一個兵士內急,起身放水時無意間往城下一瞥,突然神色一震,斷了水流,急忙低聲提醒同伴:“趙統領來了,大家快各自歸位!”
眾兵士聞言俱是一驚,急忙爬起,慌亂的各就各位,整理著儀容,拿好兵器,昂首挺胸,目不斜視。
直到上了城樓,城防營統領趙光才意識到,今日不知怎麼回事,就鬼使神差踱到東門來視察防務,這地方他一個月都難得來一回。
不過既然來了,就順勢視察一番。
望著一路上儀容還算齊整的兵士們,趙光微微點頭,心下滿意。
就在這時,一陣“噠噠噠”的密集馬蹄聲,從東南方向山野林間傳出。
隨後,一張橘紅色的旗幟率先映入眼簾。而後更多旗子出現。
趙光手搭涼棚,遙遙望去,二三里外,旗子迎風而展,獵獵作響,上寫:“蕭”,“七”,“河西”,“陳”等字樣。
一同出現的,還有漫山遍野的輕騎兵。
這支騎兵出了山林,下到曠野,開始起速,馬蹄聲密驟,來勢直指東門。
河西守節蕭賢?河西七衛?趙光腦袋瓜一懵,心下一驚,急忙喊道:“速...速關城門!”
城樓下,城防營士兵們也意識到了危險,可久疏戰事的他們,手腳跟不上腦子的指令,急切間,人還在城外曬太陽,哪裡關的上城門?
眾人慌亂退回城內,堪堪關上城門,還來不及上拴,上頂靠的時候。城外,當先十六名騎兵,分為左右兩隊,中間抬著一根巨大的滾木,已經衝到門外。
人借馬力,馬借衝勢,圓木狠狠一頭撞在城門上。
“嘭”的一聲巨響,城樓上下微微顫動一下,城門哀嚎一聲,緊接著門後十多個頂門兵士應聲四散而飛,摔了一地,隨後“吱呀呀”令人牙酸的聲音響起。
城門大開。
無數騎兵魚貫而入。喊殺聲震天響起,很快便低了下去,到處都是河西七衛們“投降不殺”的斥喝聲。
此次行動,河西七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開場,僅持續了一盞茶時間,東門便被攻破。
趙光一身狼狽,浴血跪在地上,被無數長槍長刀指著,膛目結舌打量著眼前一群戰力非凡的騎兵。
他們鎧甲鮮明,器精兵銳,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不動如山,令行禁止。
騎兵規模不大,先頭部隊只有六百多人,後續跟進而來的騎兵卻密密麻麻,少說有六七千人。
趙光眼神驚愕,不可思議的望著這支騎兵,他們大多數都是三四十歲的老兵,人雖老,卻沒有一個是庸手,最低實力也是絕凡境,更多是修心境的,甚至還有零星修命境的普通騎兵。
為首的將領四十多歲,面容剛毅,眼神精光四溢,修命境巔峰的修為一眼而見。
這就是河西七衛麼,這就是老兵?太強大了。所有投降的城防營士兵心下恐懼的想著。
這樣一支騎兵,別說蕩平長安府,便是直面硬剛鐵臂營也足夠了,更何況還用的是偷襲之法。
何需偷襲?光明正大沖過來也沒人能擋住呀。
趙光心裡一沉,望著對方統領之人,試探問道:“你...你....是陳忠和?”
陳忠和,祖籍河西府,二十一歲便開始執掌七衛,直到三十六歲時,大武皇帝下令收回裝備,解散七衛。他泣血上書,請求保留這支部隊,又逢河西府守節蕭賢請命,願意收留七衛。
大武皇帝著令七衛改名為河西七衛,遷河西府下屬聽命。
陳忠和自此沒了音訊,一晃便是十年。
沒想到再見面時,他為階下囚,彼為馬上將。趙光思緒翻湧,心下說不出是個什麼滋味。
後悔,懊惱,恐懼,兼而有之。
陳忠和微微一笑,捋了捋濃密的黑加白鬍須道:“趙統領,十年不見,可無恙乎?”
你看我像無恙的樣子嘛...趙光皺了皺眉,直視著他,疑惑道:“陳統領率軍前來,莫非要弒君?”
陳忠和搖了搖頭:“弒君?好可怕的字眼,在下自然是不敢的。”
趙光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