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很遺憾,大多村民都不這麼想,他們一見到蔡機,就故意起鬨,磕磣他:“鐵頭,弄啥嘞,”,“鐵頭,下地舞幾下子?”,“鐵頭,你長得怪得勁啊,皮陣細,頭肯定不鐵!”
通常這時,蔡鐵頭都忿忿放下書,來一道眼神殺,若對方是手無縛雞之力的男子,他便提著拳,上前以物理方式說服對面..
但這種時刻幾乎沒有。
更多時候是對面一個或幾個五大三粗,捏著沙鍋大拳頭,還提著傢伙的糙漢。
這時,蔡鐵頭便會忿忿說一句:“莽夫不足以與高士共語!”然後拂袖而去。
村民便會追著喊道:“我是莽夫你是鐵頭,咱倆差不多哇,哈哈哈...”
.........
李通眼神莫名望著蔡機,雖然重用於他,並言聽計從,但內心裡,始終未放下最後一絲懷疑。
蔡機來的時機太巧,一年前,正值大武皇駕崩,大成皇帝即將登基的時候。
而蔡機一開始也中規中矩,言語計策穩中有智,令青河府軍民受益匪淺,勢力見漲。
但自從三個月前當上軍師,他便鋒芒畢露,獻上先易後難之策。慫恿李通滅北原,平河西,決戰安西,再取京城,最後蕩西涼,改朝換代稱雄西北,成就霸業。
若得關中,何愁王業不成!
一番話,說的李通熱血沸騰,蠢蠢欲動,這才有了發兵北原之舉。
即使大成皇帝不許諾長平公主,不許諾高官厚祿,他也會出兵。
帳外,廝殺聲退去,信兵來稟戰況,李通回過神來,仔細傾聽。
戰騎營久攻不下,留下三千多具精銳騎兵屍體後,快馬撤退而去。霎時不見蹤影。
李家軍則陣亡五千多人。
李家軍戰損有點大,但尚能接受,畢竟是以一當十的精銳騎兵,若不是堅陣固守,戰損只會更大。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軍師可有良策?”
既然不能退,李通決定繼續前行。
“大人容我三思,”青衣軍師蔡機眉頭皺起,苦思對策。
在野外,步兵若被騎兵盯上,通常來說就是九死一生局面。
步兵好比一個手無寸鐵的人,騎兵好比是一群來去如風,伺機而動的狼。
若有戰陣,或地勢掩護,步兵方能不懼騎兵。
但也僅僅是不懼。
蔡機踱著步,心思急轉,他只懂謀略,並不會戰陣。
戰騎營一擊不中,定不會退太遠,此地嶺多坡陡,騎兵不易發揮,接下來應該不會再來。
但長安府北有長達兩百里的平原地帶,到了那裡,就比較兇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