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人沒說話,他知道,假如自己放棄打漁事業會讓父親多難過。這個問題他始終在逃避,不願意面對。
“我尋思,以後你出不出海是自己的事兒,只要不後悔就行。原則上誰都管不著!”
後半句的轉折還是要勸:“但是你爹咋想的,你心裡沒數麼?他就算嘴上說‘不想讓你們哥兒倆繼承事業’,實際上呢?哪個爹不希望自己的買賣能順利遞交給孩子……”
許夢繼續下狠藥:“沒必要因為這點小事兒搞得雞飛狗跳的,假如今天我們都被悶在了海里。你信你不信,過倆月等你想明白了,還得老實回來繼承韓叔兒的遺志。”
“別糾結了,有些事躲不掉的。善泳者溺於水是個悲傷的故事,但是善泳者被禁賽可更慘……”噼裡啪啦地劃掉)
“你弟弟不知道有多羨慕你能出海,你又沒作業要寫,有機會親手掌握自己的命運,就別到處‘交學費’了。”
最後,大魔導用了比較詼諧的口吻結束這次談話:“別光看你爹賊捱打,他吃肉時賺得不知有多開心。我們城裡人,幾個月也吃不到一次梭子蟹。把握美好,別成天光想不開心的事。”
韓過山用一塊巧克力換了一堂解壓課。
許夢的發言角度並不“真善美”,很多貼地氣的觀點讓他很舒服。比如剛才講到假如船隻失事的可能時,對韓過山觸動很大。
韓過山陷入沉思,絲毫沒注意對方的幾段話,實際上幾乎毫無邏輯性可言,只是粗淺的軟化了衝突。
許夢用和稀泥的手段,試圖緩和韓家的家庭矛盾,核心思想簡練點說:湊合過唄,試試又不掉塊肉;趁你爹人還在,讓他過幾天踏實日子;你討厭的事兒,別人羨慕都羨慕不來!
真要立場鮮明的選個邊站,然後義正言辭地辯論出個一二三,估計韓過山早就跑了,兩邊的大道理他早就聽過了不知多少。
有時我們會錯愕發覺,那些最有邏輯的“死扣說法”,往往最後都會變成“空話”和“套話”,這個世界從來不缺乏理論,活明白的人卻很少。
“哥,謝謝你。我有點懂了。”韓過山終於理順了心裡這口氣。
許夢心下大為滿意,並且完全不知道他到底懂了什麼。你看這是多好的孩子,乖巧得一幣。
儘管現下時興的價值觀是“勸離不勸和”,但n的人面對這種事還是比較喜歡“家和萬事興”的結局。
許夢發自內心地希望,世界上的所有故事都有個n眾人與老韓作別,說說笑笑走出院子。
老張還在埋怨:“哎,你說你們晚上要是沒比賽該多好,咱們還嫩多蹭一頓。”
陳常松一翻白眼,聊到這事又唉聲嘆氣起來:“我倒想打……哎。”
“得得得,我又多嘴了。”廚子象徵性的輕拍臉頰,掌嘴致歉。
這個事兒完全繞不開,大家吃的就是這碗飯。
楊威算了算時間,開口道:“現在一點,咱們五點之前能回基地不?”
“應該差不多吧,實在不行咱們找個腦吧進比賽。”許夢迎向隊友回應道。
大鵬想了想勝者組的種子隊在腦吧參加比賽的慶幸,不禁笑出了聲:“哪有許哥你這樣的,叫別的選手知道肯定會說你太囂張!”
腦吧裝置因為會經歷太多預設校準,導致作業系統的設定很混亂,職業選手們喜歡用平時訓練用的頭盔是有道理的,新傢伙需要時間適應。
隨便用腦吧頭盔參賽這句宣言,幾乎等於是在蔑視對手。